[发明专利]一种20位接糖的原人参三醇类人参皂苷及类似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06166.5 申请日: 2011-07-22
公开(公告)号: CN102336800A 公开(公告)日: 2012-02-01
发明(设计)人: 俞飚;孙建松;牛一鸣;廖进喜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J17/00 分类号: C07J17/00;C07J75/00
代理公司: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邬震中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20 位接糖 人参 三醇类 皂苷 类似物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20位接糖的原人参三醇类人参皂苷F1及类似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参为十四种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植物的总称,中药中所用人参为亚洲参(P.ginseng),作为名贵中药在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延长寿命。不仅如此,人参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内分泌及人体免疫系统方面的功效也逐渐被人们认识。随着现代分离、鉴定手段的发展,使得确定人参中有效成分的目标成为可能。人们已经从人参中分离出了皂苷、多糖、肽、聚乙炔醇脂肪酸等(Lee,F.Facts about Ginseng,the Elixir of Life.Hollyn International Corp.,Elizabeth,NJ,1992)。那么究竟是那一种成分在人参所表现出的生物活性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呢?经过很长时间的争论,人们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即人参所含的成分中人参皂苷对人参所表现的优异的生物活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从人参中分离鉴定出的人参皂苷已达2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达玛烷型三萜皂苷((a)Christensen,L.P.Adv.Food Nutri.Res.2009,55,1.(b)Qi,L.-W.;Wang,C.-Z.;Yuan,C.-S.Nat.Prod.Rep.2011,28,467.)。按甙元结构的不同,人参皂苷可分为两类即原人参二醇类人参皂苷(PPDS)和原人参三醇类人参皂苷(PPTS)(结构见如下)。 

尽管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人参皂甙已被确定在中枢神经、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治疗糖尿病等方面表现出可喜的药用前景(Christensen,L.P.Adv.FoodNutri.Res.2009,55,1.),但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人参皂苷天然存在的高度不均一性,还有一些人参皂苷的天然含量非常低,使得获取高纯度、足量的用于作用机理研究的样品非常困难。为了克服样品供给的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化学合成。但由于受到缺乏有效糖苷化方法的限制,现有的合成方法对于获取大量人参皂苷仍显得不够高效。((a)Atopkina,L.N.;Denisenko,V.A.;Uvarova,N.I.;Elyakov,G.B.Carbohvdr.Res.1988,177,101.(b)Atopkina,L.N.;Uvarova,N.I.;Elyakov,G.B.Carbohydr.Res.1997,303,449.(c)Anufriev,V.P.;Malinovskaya,G.V.;Denisenko,V.A.;Uvarova,N.I.;Elyakov,G.B.;Kim,S.-II.;Beak,N.-I.Carbohydr.Res.1997,304,179.(d)Hui,Y.-Z.;Yang,Z.-Q.;Liu,J.-Y.;Teng,J.-J.;Xie,H.-Q.;Zhang,J.Chinese Patent,CN 1587273A.)并且所有的化学合成方法仅限于从合成角度看相对比较简单的原人参二醇类人参皂甙的合成,而且所涉及到糖苷化的原人参二醇受体的羟基是活性较高的仲羟基。而对于合 成难度更大的原人参三醇类人参皂苷特别是20位叔醇接糖的原人参三醇类人参皂苷的合成尚没有相关的文献报道。 

另一种克服目前人参皂苷样品供给困难的途径是酶法合成,在这一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a)Danieli,B.;Falcone,L.;Monti,D.;Riva,S.;Gebhardt,S.;Schubert-Zsilavecz,M.J.Org.Chem.2001,66,262.(b)Ko,S.-R.;Choi,K.-J.;Suzuki,K.;Suzuki,Y.Chem.Pharm.Bull.2003,51,404.)虽然该方法已被应用于原人参三醇类人参皂苷的制备,但是鉴于酶的价格高昂、不易获得等缺点使得该方法难以提供大量的可用于活性测试和机理研究的人参皂甙样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6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