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浮力驱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6121.8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7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杜元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元君 |
主分类号: | F03B17/02 | 分类号: | F03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力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水浮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的水浮力驱动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日渐减少,同时在使用这些能源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迫使人们去寻找新的、洁净的、可反复利用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正在被人们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这些能源受到环境、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其开发和利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发更方便、更廉价的新能源成为人类面临的当务之急。
地球表面的70%被海洋覆盖、4%被内陆水域覆盖,这就意味着水资源所蕴含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恒不变、唾手可得,但是由于人类开发力度和认知程度不够,始终没有全面开发利用这种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水浮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的水浮力驱动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固定底板和动力输出轮,该动力输出轮上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输出轴支柱,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输出轮外侧套装有一气囊,该气囊与动力输出轮之间的接触面固接,在动力输出轮的侧部设置有贴紧动力输出轮且平行动力输出轴的气囊上压辊和气囊下压辊,气囊上压辊和气囊下压辊铰接在气囊压辊支柱上,气囊压辊支柱设置在固定底板上,气囊上压辊和气囊下压辊之间的气囊形成气囊突部。
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水浮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它在任何水面下都可以安装使用,没有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简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发明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主要结构包括固定底板6和动力输出轮9,该动力输出轮9上的动力输出轴1连接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输出轴支柱8,动力输出轮9外侧套装有一气囊2,该气囊2与动力输出轮9之间的接触面固接,在动力输出轮9的侧部设置有贴紧动力输出轮且平行动力输出轴1的气囊上压辊3和气囊下压辊7,气囊上压辊3和气囊下压辊7铰接在气囊压辊支柱5上,气囊压辊支柱5设置在固定底板6上,气囊上压辊3和气囊下压辊7之间的气囊形成气囊突部4。
工作原理:
按上述结构组装后,将整机置于水面下,气囊突部4受到水中向上的浮力,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但是由于气囊上压辊3对气囊突部4上侧边沿的压辊、气囊下压辊7对气囊突部4下侧边沿的压辊使气囊突部内的空气不扩算到气囊突部4以外的气囊,同时气囊2与动力输出轮9之间的接触面固接,压辊的气囊突部在释放浮力势能的同时带动动力输出轮9,动力输出轴1可接任意需要机械能的装置,进而实现了将水浮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元君,未经杜元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6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LISA试剂盒抗原间接包被酶标板的包被方法
- 下一篇:生产自用配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