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履带瓦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5272.1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7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靖忠;黄正河;黄昆荣;许招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鸿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26 | 分类号: | B62D55/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行走 装置 履带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履带式行走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履带瓦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履带式行走装置,一般是指能在沼泽或者泥泞地行走的装置,比如履带挖掘机,其是一种用于在沼泽或者池塘等场所行走并实现挖掘动作的设备。
现有的履带挖掘机,其行走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浮箱、牵引链条、链轮以及履带瓦,所述浮箱用于起到浮起支撑整个履带挖掘机的作用,每个浮箱的前后两端对应设置有链轮,前后链轮之间则设置有牵引链条,而使得牵引链条前后绕置在浮箱的外围,所述履带瓦外表呈方钢形状,并且为相互平行排列且固定在牵引链条上的多个,通过该履带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而实现整个履带挖掘机的行走。
上述履带挖掘机虽能基本实现功能,但是在履带挖掘机的行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或者碰触到石头,由于石头是直接触碰到履带瓦,故其会损坏到履带瓦,即使得履带瓦发生变形,突破疲劳极限而发生永久变形,履带瓦又为整个履带挖掘机行驶时的核心部件,故将严重影响到整个履带挖掘机的行走,故其将需要市场进行履带瓦的维修或者更换操作,大大增加了履带挖掘机的维修成本,并阻碍了整个履带瓦的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履带式行走装置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履带瓦改进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履带瓦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损坏而大大增加整个设备维修成本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履带瓦改进结构,其中,包括:
履带瓦,横截面呈“凵”字形,即形成有第一板以及垂直于第一板并分布在第一板两端部且向同向延伸的第二板和第三板,该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形成有容腔和开口部;
底板,盖合固定在履带瓦的开口部上;
第一筋板,沿履带瓦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容设在履带瓦的容腔内,该第一筋板一端固定在第一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板上;
第二筋板,沿履带瓦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容设在履带瓦的容腔内,该第一筋板一端固定在第一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三板上。
进一步,该第二板和第三板呈相互对称状,该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亦呈相互对称状,且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对称面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对称面为同一平面。
进一步,该履带瓦改进结构还包括沿履带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隔板,该每一隔板均容设在容腔内,并与第一板、第一筋板、第二筋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均固定贴合。
进一步,该相邻隔板呈等间距间隔设置。
进一步,该履带瓦改进结构还包括位于履带瓦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并封住履带瓦的两块封板。
进一步,该底板还包括位于底板两侧并超出于履带瓦开口部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该第一边缘部与第一板之间以及第二边缘部与第二板之间还均沿履带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板。
进一步,该多个加强板呈等间距间隔设置。
进一步,该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上都形成有锁接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履带瓦改进结构,其通过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设置,使得第一板、第二板或第三板上所承担的力能迅速传递至其它板,从而能对受力进行分解,如此能大大提升整体强度,即能降低履带瓦在使用过程中被损坏的可能,进而降低整个设备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履带瓦改进结构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履带瓦改进结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履带瓦改进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
履带瓦改进结构 100
履带瓦 1 第一板 11
第二板 12 第三板 13
容腔 14 开口部 15
底板 2 第一边缘部 21
第二边缘部 22 锁接部 23
第一筋板 3 第二筋板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鸿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鸿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5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