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氯地平奥美沙坦酯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4711.7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钟正明;罗韬;马鹰军;王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锦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422 | 分类号: | A61K31/4422;A61K31/4178;A61K9/28;A61P9/12;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570216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平 奥美沙坦酯 药用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氨氯地平奥美沙坦酯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奥美沙坦,中文别名:4-(1-羟基-1-甲基乙基)-2-丙基-1-[2′-(四唑-5-基)苯基]苯基]甲基咪唑-5-羧酸,英文名称:Olmesartan Medoxomil,分子式:C24H26N6O3,分子量:446.5,结构式如下:
奥美沙坦酯是2006年8月在中国上市的一种新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拈抗剂(ARB)药物。奥美沙坦酯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拈抗剂(ARB)类药物的最新成员,是一种前体药物,进入胃肠道后可迅速、完全水解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奥美沙坦,且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由于奥美沙坦酯不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系统代谢,也不影响P450酶活性,因此该药的相互作用少。奥美沙坦酯经肝肾双通道排泄,受肝肾功能影响小。
氨氯地平,中文别名:6-甲基-2-(2-氨基乙氧基)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甲乙酯,英文名称:Amlodipine,分子式:C20H25ClN2O5,分子量:408.88,结构式如下:
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拈抗剂(钙离子拈抗剂或慢通道阻滞剂),能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Ca2+经细胞膜钙通道进入细胞导致心肌及血管平滑肌松弛,主要作用部位在外周血管组织。降压作用的产生与外周血管扩张导致全身血管阻力降低有关。氨氯地平降压作用持续时间长,血压波动较小,可延迟高血压发生,减轻其程度,并能防止与高血压有关的心肌肥大。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美国高血压指南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提出,2级以上的高血压,需要联合治疗。近来研究认为,为了最大程度取得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要求更大程度的降低血压,而单药治疗常常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剂量增大易出现不良反应。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降压药联合应用,即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可增强降压效果,而且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和互补作用,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又能抵消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者又重新提出以联合用药方式治疗高血压,认为联合用药在治疗高血压时存在明显优势:(1)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降压作用可能累加、协同或互补;(2)小剂量联合可减少单一用药时剂量较大导致的不良作用;(3)并用药物可钝化反调节,互相限制另一药物诱导的不良代偿;(4)有利于兼顾患者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与并存疾病;(5)改善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同时发现联合治疗有很好的耐受性,因此,合理地联合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极其重要。
有关研究已证实,氨氯地平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奥美沙坦作为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拈抗剂,与氨氯地平一样,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作用强的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抑制钙离子进入血管壁,奥美沙坦酯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两药联用有协同、累加、互补作用,可以松弛血管,使血液畅通。
现有技术中,氨氯地平及氨氯地平盐(如马来酸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甲磺酸氨氯地平等)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人体中吸收慢,用药后6~12h达到血药浓度峰值,血药浓度总体水平低,特别是给药后初期的血药浓度非常低,该药起效非常慢,作用缓慢;而奥美沙坦酯给药后1~2h达到血浓度高峰浓度,该药起效快,两种药物在同时给药后各自达到血药浓度峰值时的时间相差较远,协同、累加、互补作用非常有限。如中国专利CN101766609A公开了一种由苯磺酸氨氯地平、奥美沙坦酯和辅料组成的复方制剂,由于氨氯地平和奥美沙坦酯的各自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没有发生改变,氨氯地平依旧起效慢,二者的协同、累加、互补作用非常有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锦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锦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电厂回收辅机冷凝废热的双水水式供热系统
- 下一篇:新型竖炉齿辊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