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张预应力复合抗拔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4512.6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从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从卫民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48;E02D5/5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复合 抗拔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抗拔桩。
背景技术
目前,已应用的预应力抗拔桩是对∮500-∮800桩按抗拔荷载配置4-12根无粘结钢绞索,绑扎于钢筋笼上,钢绞索的下端为无粘结,底部采用承压钢板固定,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后开始张拉,张拉后锚固。
这种结构的桩优点是:节省钢材,提高桩身刚度及抗裂度,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抗拔承载力仅为桩身与土体的摩擦力,所需要的桩身较大较长,浪费材料、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张预应力复合抗拔桩,提高建筑桩基抗浮、抗拔、承载能力,同时,节约桩基的用钢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后张预应力复合抗拔桩,包括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中的钢筋混凝土柱状芯,设置于桩上端的承台面,特点是柱状芯内同轴线设置有后张预应力钢绞索,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绞索围绕柱状芯周边部设置,后张预应力钢绞索张拉后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钢绞索及其连接件位于承台面。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后张预应力钢绞索上至少设有一个扩大头。当扩大头为一个时,所述扩大头设置于钢绞索的下端;当扩大头为一个以
上时,所述扩大头从钢绞索的下端向上端依次设置。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扩大头为螺母或挤压锚或混凝土预制件。当扩大头为混凝土预制件时,所述混凝土预制件上设有孔,后张预应力钢绞索穿过所述孔用连接件连接固定;
当扩大头为螺母或挤压锚时,在螺母或挤压锚上方的后张预应力钢绞索上设有钢垫板(即所述钢绞索穿过钢垫板)。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后张预应力钢绞索上部设有套管,下部与柱状芯粘结(大致为柱状芯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下部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发明是采用预应力抗拔锚桩技术,通过水泥搅拌桩、钢筋混凝土及钢绞索相互握裹形成复合锚固体,锚固体所受拉力通过钢筋混凝土扩散到水泥土再传递到稳定的土层中,抗拔锚桩经预应力张拉与基础底板连成整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充分发挥水泥搅拌桩及钢筋混凝土的复合抗拔优势,形成较大的摩擦面,所需要的混凝土桩身小,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柱状芯钢筋笼骨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水泥土搅拌桩1,水泥土搅拌桩1中的钢筋混凝土柱状芯2,设置于桩上端的承台面3。所述柱状芯2内同轴线设置有后张预应力钢绞索4,所述钢绞索4围绕柱状芯2周边部设置,并与柱状芯中的钢筋笼骨架9的先张预应力钢筋间隔设置,其连接于钢筋笼骨架9。
如图1、3所示,后张预应力钢绞索4上设有一个扩大头5,所述扩大头5设置于所述钢绞索4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扩大头5选用挤压锚,在挤压锚上方的后张预应力钢绞索4上设有钢垫板7。仍如图1、3所示,后张预应力钢绞索4上部设有套管8,下部与柱状芯粘结。去掉钢绞索大致四分之一以下部位的套管(钢绞索本身带有套管,套管内有润滑剂。如果钢绞索未设外套管,则需另加套管及管内润滑剂)。
如图1所示,后张预应力钢绞索4张拉后通过连接件6固定,所述钢绞索4及其连接件6位于承台面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选用锚夹具。
本发明制备过程:先制备水泥搅拌桩,待水泥搅拌桩完成12-14h后钻孔,加入如图1所示的钢筋笼,浇捣桩身混凝土及其承台面,在水泥搅拌桩及钢筋混凝土桩身达到强度后对钢绞索4进行张拉,张拉锁定后,采用膨胀砼灌注承台面上的孔(将钢绞索上端及连接件埋于承台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从卫民,未经从卫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