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支板固定构造及带电刷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4446.2 | 申请日: | 200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保;矶田稔;细井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美姿把 |
主分类号: | H02K5/14 | 分类号: | H02K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杨楷 |
地址: | 日本群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固定 构造 电刷 马达 | ||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支架支板固定构造及带电刷马达”、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2月19日并且申请号为200880005343.X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支板固定构造及利用此支架支板固定构造的带电刷马达。
本案主张基于2007年2月19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07-38257号以及日本特愿2007-38258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例如作为被用于汽车的散热器冷却用的风扇马达有带电刷马达。这种带电刷马达具有在内周面安装有多个永久磁铁的圆筒状的轭部、和将该轭部的开口部封闭的托架,由轭部及托架旋转自如地支承电枢。电枢具有电枢线圈、与该电枢线圈连接的整流子。在整流子上接触且能够相对移动地设置电刷。该电刷是用于向电枢线圈供给电力的部件,经由刷握而被支承在支架支板上。
支架支板被形成为大致圆盘状,且被铆钉固定在托架上。即,为了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首先,使托架与支架支板重合,将铆钉插通在分别形成的铆钉孔中。接着,将铆钉的轴的尖端压溃而使其压曲变形(塑性变形)。于是,铆钉的轴的尖端发生变形而向径方向外侧扩展,形成凸缘部,并且,被插通在铆钉孔中的轴整体扩径为鼓状。由此,支架支板的相对于托架的向轴方向及径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支架支板被固定在托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24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65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5-43758号公报
但是,支架支板为了确保电刷与托架的绝缘而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此外,还需要考虑耐热性,所以大多情况采用例如酚醛树脂等的热硬化性树脂。因此,若在支架支板的铆钉孔内将铆钉的轴部扩径,则支架支板的铆钉孔向径方向外侧被挤压扩张、存在由于应力导致支架支板损伤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支板固定构造及带电刷马达,能够防止利用铆钉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时的支架支板的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支架支板的固定构造,使用铆钉将用于支承与整流子滑接的电刷的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其中,在托架的使铆钉插通的部位上设有承受铆钉的压曲变形导致的扩径部的筒状部。
通过这样地构成,不会将支架支板的铆钉孔过度地挤压扩张,能够利用筒状部来承受基于压曲变形的铆钉的扩径部,能够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
此时,也可以以从托架向支架支板立起的方式设置筒状部,且在支架支板上形成收纳筒状部的凹部。
通过这样地构成,若将托架的筒状部配置在形成在支架支板上的凹部内,则能够使筒状部配置在铆钉的最为扩径的部位的附近。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本发明中,在铆钉上形成第一轴部、和设置在第一轴部的尖端且借助阶梯差而缩径的第二轴部,在支架支板上形成与第一轴部对应的第一铆钉孔,并且在托架上形成与第二轴部对应的作为上述筒状部的第二铆钉孔。并且,将铆钉的第一轴部插通在支架支板的第一铆钉孔中,且将铆钉的第二轴部插通在托架的第二铆钉孔中。
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使铆钉的第二轴部的压曲强度比铆钉的第一轴部弱。因此,在利用铆钉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时,即便将铆钉的尖端压溃也能够使第一轴部几乎不变形,使第二轴部变形。此外,因为由第二铆钉孔来承受基于压曲变形的第二轴部的扩径部,所以不会过度地挤压扩张支架支板的铆钉孔,能够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刷马达,具有使用上述的支架支板固定构造而固定有支架支板的托架、和安装有托架的轭部,且在轭部内旋转自如地配置有具有上述整流子的电枢。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过度地挤压扩张支架支板的铆钉孔,能够由筒状部来承受基于压曲变形的铆钉的扩径部而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因此,能够防止过度的力作用在支架支板上,能够防止支架支板的固定时的损伤。
此时,若将托架的筒状部配置在形成在支架支板上的凹部内,则能够使筒状部配置在铆钉的最为扩径的部位的附近。因此,能够通过筒状部更高效地承受铆钉的扩径部,能够将支架支板可靠地固定在托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美姿把,未经株式会社美姿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