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井井口原油清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4431.6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波;陈永锋;郭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口 原油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井修井用清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修井井口原油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油田修井时对环保的要求很高,起钻前必须将起出的生产管柱充分清洗干净。目前,海上常规修井起管柱前对生产管柱的清洗是通过修井工作液在井下反循环完成的。常规修井洗压井时间大约需要两天,有的甚至达十几天,其中一部分洗压井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压井时间和对内管壁进行足够清洗的时间,这部分作业一般可在一天内完成,其余时间为纯洗井时间。目前长时间的洗压井,会产生如下弊端:1、长时间洗压井,漏失较大,对地层造成较大污染,尤其对水敏地层,污染更为严重,降低了油田的最终采收率。2、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洗压井,很多稠油井仍不能将油管清洗干净,增加了起下钻难度,同时污染工作场地。油污会通过人员走动带到其它地方,不仅难以达到平台卫生要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有风时起下钻,部分油滴会飘落入海,造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3、洗井作业消耗大量柴油去浸泡油管,甚至有的井还需使用洗井液,费用较高;此外,增长作业时间会造成人员、工具、设备租赁等费用也比较多,进而增加了洗井作业费用。4、作业之后均需要经历一段排水期,油井生产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方可恢复到作业之前的产能水平,有的甚至无法再恢复至作业前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节省清洗作业时间及费用且可提高环保效果的修井井口原油清洗装置。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对于一般的地层能量不是很高的油井,一般情况下经过两个循环周左右即可实现压井,由于油管内容积小,流体流速快,两个循环周后油管内壁清洁程度已经能满足砸泄油阀或捞Y堵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省去传统洗井时间中的部分纯洗井时间,改为油管外壁在井口循环清洗作业,即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工具,实现在起钻时井口清洗管柱外管壁的功能。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修井井口原油清洗装置,包括金属材质的喇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管上设有水力清洗模块和溢流口,所述水力清洗模块上至少制有一级喷射水眼,所述喷射水眼环状分布在水力清洗模块内侧面,喷射水眼与喇叭管管体之间设有可调角度的夹角,水力清洗模块通过连接管连接增压泵。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水力清洗模块上制有两级喷射水眼。
所述水力清洗模块设置在喇叭管的喇叭口与圆柱直管外壁的相接处,所述水力清洗模块与喇叭管制为一整体结构。
所述喇叭管的喇叭口内壁上固装有可拆装的水力清洗模块。
所述两级喷射水眼与喇叭管管体之间的夹角为20~80°之间。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装置使修井工作液通过增压泵加压后经过水力清洗模块上的喷射水眼斜向下方高速喷出,将从井下起出的生产管柱上附着的原油冲洗干净,随后污液经由喇叭管溢流口进入到泥浆罐中,从而达到边起钻边在井口清洗原井生产管柱的作用,改变传统海洋油田修井时必须通过洗井液在井下反循环将井下管柱清洗干净的现状,将部分管柱清洗工作从井下转至井上。这样,不仅可将洗压井时间缩短二分之一左右,提高洗井作业效率,将生产管管外壁彻底清洗干净,而且还可减少修井液漏失量,减轻储层伤害,避免油滴吹入海中,环保效果好。此外,使用本装置无需用柴油或洗井液浸泡洗井,有效节省作业费用,缩短作业排水期,产能较快恢复至作业前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生产管柱; 2、喇叭管; 3、清洗模块; 4、第二级喷射水眼; 5、第一级喷射水眼; 6、连接管; 7、增压泵; 8、修井工作液入口; 9、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动旋转射流按摩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在安防系统中应用的光纤智能传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