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03447.5 | 申请日: | 201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5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忠;安同伟;孟祥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P1/00;A61P31/04;A61P3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709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病毒传染性疾病不断加大,而传统的中草药或汤剂及现用西药只是在解热、止痢、抗菌方面起作用,而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毒对机体的困扰。长期滥用抗生素、磺胺类和一些化学药品,使病毒、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用剂量大大增加而疗效却有所下降,不断加大养殖成本,还增加了药物在畜禽体内的残留及其毒副作用对人体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化滞、提升免疫力、抗病毒有效成分,无毒副作用,并且不会发生药物残留,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对细菌、病毒病原微生物的杀灭率高且无耐药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
穿心莲 4-12份;
辣蓼 2-6份;
大青叶 2-7份;
葫芦茶 2-7份;
麦芽 2-7份;
甘草 2-7份。
而且,该中药组合物组分及其最优重量份数比分别为:
穿心莲 9份;
辣蓼 3份;
大青叶 4份;
葫芦茶 4份;
麦芽 4份;
甘草 4份。
一种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麦芽、甘草自粉碎过80-100目筛;
(2).将粉碎过筛后的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麦芽、甘草放入混合机里充分混合,即得到成品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含有辣蓼、大青叶、麦芽,有很好的清热解毒、除湿化滞作用。甘草、穿心莲、葫芦茶有很好的提升免疫力、尤其对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特别对机体的排毒、保肝利胆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对流行性消化系统传染性疾病治愈率更高。
2.本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广谱高效,对胃酸相当稳定,内服后吸收良好,不受水温、酸碱度影响,同时在极低浓度以及较短时间内就可达到血药峰浓度。
3.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化滞、提升免疫力、抗病毒有效成分,无毒副作用,并且不会发生药物残留,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对细菌、病毒病原微生物的杀灭率高且无耐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组分中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麦芽、甘草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穿心莲90g、辣蓼30g、大青叶40g、葫芦茶40g、麦芽40g、甘草40g。
一种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麦芽、甘草自粉碎过80-100目筛;
(2).将粉碎过筛后的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麦芽、甘草放入混合机里充分混合,即得到成品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一种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穿心莲40g、辣蓼20g、大青叶20g、葫芦茶20g、麦芽20g、甘草20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具有积滞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穿心莲120g、辣蓼60g、大青叶70g、葫芦茶70g、麦芽70g、甘草70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3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