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热治疗仪用上下运动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3317.1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2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朴志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喜来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N5/06;A61H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韩国忠清***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热 治疗 用上 运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指压及按摩的治疗装置,具体地说,就是涉及一种为确保能够同时获得按压效果和推压效果而设置在温热治疗仪上的上下运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加强使用者的脊椎部位的温热及远红外线放射的治疗效果,现在普遍使用的温热治疗仪已发展为床式温热治疗仪。
为了能使用户的脊椎部位获得更加精准的治疗效果, 现在大部分床式温热治疗仪都采用了与人体脊椎部位类似的弯轨。但是,采用现有弯轨技术的温热治疗仪对于用户治疗的某些部位,例如;对脖子、背部及腰部等部位不能施加相同的压力而使其不能获得良好的指压及按摩效果,这是因为依据现有技术的弯轨已经定型化,一旦在将其安装在垫子内时,往往只能根据其形状而上下移动。因此,对于身体条件不同的用户来说,温灸器就不能通过相同的压力获得指压及按摩效果。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获得按压效果和推压效果的温热治疗仪用上下运动调节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温热治疗仪用上下运动调节装置,包括:为确保能够随垫子移动而设有移动构件的移送部;一侧与上述移送部结合的支撑部;位于上述移送部与上述支撑部之间,能够使上述支撑部另一侧上升或下降的升降部。
上述升降部包括:引导构件;与上述引导构件衔接的旋转构件。
在上述引导构件一侧设置有齿轮面,上述旋转构件就是与上述齿轮面咬合的小齿轮。
上述齿轮面设置在上述引导构件的内侧,为确保上述小齿轮能够与上述齿轮面衔接而将其设置在上述引导构件内侧。
上述引导构件与上述旋转构件均设置有多个。
在上述移送部上设置有能使上述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构件。
在上述旋转构件的旋转轴与上述驱动构件的旋转轴之间设置有能将上述驱动构件的旋转力向上述旋转构件传递的齿轮箱。
上述移送部与上述支撑部通过铰链部铰链结合。
上述铰链部包括:设置在上述移送部两侧的突出构件;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两侧的连接构件;同时贯通上述突出构件与上述连接构件的铰链构件。
在上述支撑部上面设置了带有温灸器的支架, 上述支架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上述旋转轴上具有一端通过上述支撑部来支撑,另一端连接在上述支架支撑的第1 弹性构件,为确保邻接于上述移送部和上述支撑部的结合位置的第一温灸器能够向上移动,上述第1弹性构件向上述支架施加弹力。
还设置有感应上述温灸器温度的温度感应构件,在上述温度感应构件上设置有沿上述温灸器向上移动的方向施加弹力的第2弹性构件。
上述第2弹性构件可以是包裹上述温度感应构件的被覆物。
邻接于上述移送部和上述支撑部的结合位置的第一温灸器向上移动的距离和相对于上述第一温灸器的另一温灸器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向上移动的距离互不相同。
上述第一温灸器向上移动的距离比上述另一温灸器向上移动的距离更长。
在上述支架的下端形成有倾斜角,面向上述第一温灸器的倾斜角可以比面向上述另一温灸器的倾斜角小。
在上述支架的下端形成有向下延长的突起,在上述突起下端形成倾斜角, 面向上述第一温灸器的倾斜角可以比面向上述另一温灸器的倾斜角小。
在上述支撑部上面设置有朝着上述支架的下端向上突起的吸收构件,朝着上述第一温灸器向上突起的上述吸收构件的高度可以比朝着上述另一温灸器向上突出的上述吸收构件的高度更高。
在上述引导构件的一侧设置了带有齿轮面的齿轮构件,上述齿轮构件可以进行装卸。
在上述移送部上设置有限位开关,在上述引导构件上端形成有感应突起,如果上述感应突起被引入(leading-in)到上述限位开关中时,上述支撑部的下降动作就会停止。
还设置有使上述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构件,在上述驱动构件上可以设置感应上述引导构件升降动作的旋转感应构件。
上述移送部与上述支撑部的结合位置比上述支撑部上端面低。
上述移送部与上述支撑部通过铰链部铰链连接。
上述铰链部包括:设置在上述移送部两侧的突出构件;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两侧的连接构件;同时贯通上述突出构件与上述连接构件的铰链构件。
在上述铰链构件设置有贯通销的销孔。
在上述移送部可以设置能够引入上述支撑部的容纳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喜来健株式会社,未经喜来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3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食后血中胰岛素浓度上升抑制剂
- 下一篇:刺穿密封剂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