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球生产线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03138.8 | 申请日: | 201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9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操应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操应胜 |
| 主分类号: | B22D47/02 | 分类号: | B22D4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虹青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球生产线。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铸球企业一般都采用金属模手工浇注,因此操作时工人劳动强度大,所需人员较多,而生产效率不高,由于人工操作的任意性,往往导致成型工序中质量不稳定,其铁水人工浇注不安全、浇注过程中易出现洒、漏等状况,影响产品品质,造成生产资料的不合理消耗,企业综合效益长期走低。有些规模以上企业已有铸球生产线,以人工型砂局部覆浇道口或铁模覆砂,其中前者手工操作,人工工作量大,模具运行时容易造成砂脱落,从而导致生产线运行不畅,整线连续性不好。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铸球生产线,以解决传统生产线连续性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用砂量大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传统操作的任意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球生产线,可以解决传统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和连续性不高,生产线运行不畅的问题,同时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球生产线,包括轨道、开模机、翻转倒料机、翻转机、射芯机、熏烟机、合模机、气动系统、PLC控制系统、检查机、浇注系统,所述生产线轨道呈矩形排布,所述开模机、翻转倒料机、翻转机、射芯机、熏烟机、合模机、检查机、浇注系统依次安装在轨道上,所述气动系统对整个生产线进行驱动,所述射芯机采用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浇注系统是采用恒温浇注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整个生产线是一条循环运转的轨道,采用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一次循环即可完成铸球生产的所有工序,采用气动系统对生产线进行驱动,自动化程度和连续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射芯机采用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不仅减少了劳动力,而且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传统操作的任意性,浇注系统采用恒温浇注系统,保证铸球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生产线作业流程框图。
图中:
1、轨道;2、开模机;3、翻转倒料机;4、翻转机;5、射芯机;6、熏烟机;7、合模机;8、气动系统;9、PLC控制系统;10、检查机;11、浇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中,生产线轨道1呈矩形排布,开模机2、翻转倒料机3、翻转机4、射芯机5、熏烟机6、合模机7、检查机10、浇注系统11依次安装在轨道1上,气动系统8对整个生产线进行驱动,射芯机5采用PLC控制系统9进行控制;生产线的浇注系统11采用恒温浇注系统,保证铁水的浇注温度,克服了浇注时因铁水温度降低造成的铸球质量不稳定。轨道1由主轨道和上、下模轨道组成,通过气动系统8的驱动,实现模具在流水线上循环作业;气动系统8驱动生产线运作,实现整线的驱动,避免液压系统在高温工作环境中带来的诸多不安全因素。
图2所示为该生产线作业流程框图,结合图示,上下模在轨道上传动,清理以后,进行熏烟处理,然后进行机械化制芯,之后下模翻转,与上模在合模机进行合模,经过检查造型后进行浇铸工序,之后对铸模进行冷凝,然后经过开模机开模,通过翻转机翻转倒出铸件,清理铸模,完成铸球生产工序,对模具进行清理,进入下一次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整个生产线是一条循环运转的轨道1,采用PLC控制系统9进行控制,一次循环即可完成铸球生产的所有工序,采用气动系统8对生产线进行驱动,自动化程度和连续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射芯机5采用PLC控制系统9进行控制,不仅减少了劳动力,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传统操作的任意性,浇注系统11采用恒温浇注系统,保证铸球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操应胜,未经操应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3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丙烯酸类疏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收纳盒和装置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