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向出口座阀芯孔、换向孔位置及角度综合检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2301.9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奚家东;刘欣;张鑫伟;高梅;黄文生;刘德亮;陈小平;刘洋;王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24;G01B5/2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62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出口 座阀芯孔 位置 角度 综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中的零件质量控制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翻转装置中手动泵换向出口座阀芯孔及换向通油孔位置及角度等多项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手动泵在换向时要求换向阀芯的¢2换向通油孔和换向出口座的¢2换向通油孔切换并充分相通,否则无法换向或节流。由于换向出口座阀芯孔的高精度和小尺寸换向孔的(属于细长孔类)位置要求及角度要求,特别是加工¢2细长孔时,细长的¢2钻头要和其它孔贯穿及钻头的锋利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位置和角度偏差,导致零件失效。换向出口座内部细长孔位置和角度的检测,采用标准量具检测困难,甚至无法检测,即使能检测也无法保证检测精度。手动泵在换向工作时需要和换向阀芯相关的¢2通油换向孔相通并不发生节流现象,否则将导致手动泵换向功能失效,这就要求相关重要工序要严格保证图纸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换向出口座阀芯孔的检测精度低、换向孔检测容易发生位置和角度偏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向出口座阀芯孔及换向通油孔位置及角度综合检具。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换向出口座阀芯孔、换向孔位置及角度综合检具,塞规把手和塞规前端之间设有定位端面,前端面上以前端面中心为交叉点设有交叉刻线。
所述前端面与定位端面的距离等于3个换向孔距离零件基准面的距离。
所述交叉刻线相互垂直。
本发明的换向出口座阀芯孔、换向孔位置及角度综合检具,在正常塞规设计的原理基础上增加了塞规端面定位,另一端面与塞规定位端面的距离等于3个¢2孔距离零件基准面的距离,解决了换向出口座阀芯孔的尺寸、圆柱度的检测和3个换向孔的位置、角度检测。
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换向出口座阀芯孔、换向孔位置及角度综合检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换向出口座阀芯孔、换向孔位置及角度综合检具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换向出口座阀芯孔、换向孔位置及角度综合检具所检测工件的主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换向出口座阀芯孔、换向孔位置及角度综合检具所检测工件的左视剖面图。
图中:把手1、定位端面2、塞规前端3、前端面4、交叉刻线5、换向出口座阀芯孔6、换向孔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换向出口座阀芯孔及换向通油孔位置及角度综合检具是一种用于汽车翻转装置中手动泵换向出口座阀芯孔6、换向孔7位置及角度检测的专用综合检测工具,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塞规把手1和塞规前端3之间设有定位端面2,前端面4上以前端面4中心为交叉点设有两条垂直的交叉刻线5,前端面4与定位端面2的距离等于3个换向孔距离零件基准面的距离。
该综合检具用于检测换向出口座阀零件的¢16内圆柱阀芯孔5的尺寸、圆柱度和3处¢2换向通油孔7的位置、角度,工件图如图3和图4所示。¢16内圆柱换向出口座阀芯孔6的尺寸、圆柱度的检测可以使用塞规检测;3处¢2通油换向孔7的位置、角度的检测难度大,因为是零件内部小孔,空间有限,通用检具无法检验,而且工作效率低,难以适应批量生产的需要。所以,在正常塞规设计的原理基础上增加了塞规定位端面2,前端面4与塞规定位端面2的距离等于3个¢2换向孔7距离零件基准面的距离,解决了3个¢2换向孔7的位置检测;同时在位置检测端面,即前端面4中心位置增加2条0.2宽X0.1深垂直交叉刻线。
综合检具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该综合检具插入被检测工件靠紧(从基准面端插入),可以检测阀芯孔6的尺寸和圆柱度;然后目视观察塞规前端面是否与3个¢2孔中心平面重合,3个¢2孔位置发生偏移,可以很直观看到偏移方向的里或外,也就判断3个¢2孔位置的加与减;然后旋转塞规并观察小端面十字刻线,目视观察十字刻线与3个¢2孔中心重合程度,来检测3个¢2孔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公文办公系统
- 下一篇:二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