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2295.7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仲照航;王明贤;张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44 | 分类号: | F04C2/344;F04C14/24;B62D5/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62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转向 助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助力油泵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多年来一直是采用机械式方向机来实现,机械方向机有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该形式转向扭矩较大,操作灵活性差,驾驶员操作时易产生疲劳且安全性差。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驾驶舒适度呼声愈来愈高,以及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大马力发动机重载车型呈上升趋势,转向力逐渐加大,机械式方向机已不能满足汽车行业发展,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解决减小转向操纵力、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有效方法,转向助力泵是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提供压力和流量的基本功能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机械式方向机转向扭矩较大、操作灵活性差、驾驶员操作时易产生疲劳且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泵体上安装定子、泵盖,侧板组安装于泵盖内,侧板组与定子连接,定子安装于泵体内,转子套在定子内孔里,转子槽孔里安装叶片,轴与转子连接,泵体内安装滑阀,滑阀上安装有弹簧,滑阀内部设有锥阀,锥阀上安装弹簧。
所述泵体、定子、侧板组通过定位销连接。
所述泵盖组与侧板组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轴上安装轴承与复合轴承。
泵体上设有骨架油封。
所述滑阀与阀座之间设有调整垫,滑阀与锥阀之间设有微调垫。
轴承两侧安装挡圈和挡圈。
本发明的三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在定量泵原理基础上实现了流量控制和压力控制,该助力泵工作压力高、噪音小、体积小、不易漏油、控制灵敏度高、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三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三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三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的右视剖面图。
图中:泵盖1、弹簧2、侧板组3 、O型密封圈4、定位销5、定子6、泵体7、骨架油封、 挡圈9、 轴承10、挡圈11、轴12、转子13、叶片14、复合轴承15、螺栓16、阀座17、调整垫18、滑阀19、锥阀20、弹簧21、微调垫22、圆柱销23、泵盖24、螺塞25、垫圈26、弹簧2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三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在定量泵工作原理基础上实现流量控制和压力控制,定量泵工作原理是实现为转向系统提供压力与流量,输出的压力与负载有关,输出的流量与转速成正比,转速越高流量越大。流量控制原理是保证转向泵输入转向系统的流量趋于恒定。流量控制原理:当泵出油腔油液通过流量控制阻尼孔时产生压降形成压差,通过阻尼孔流量越大压差越大,而阻尼孔两端油液分别直接作用在流量控制阀的两端,当压差打破了流量控制阀平衡状态时,阀在压差的作用下克服了弹簧力开始移动,使出油腔与溢油口相通,出油腔部分流量经溢流口溢出,溢出流量通过内部流道直接进入泵吸油腔。使通过出油口输入转向系统的输出流量趋于恒定,实现流量控制。若发动机转速提高则输出流量增大,控制阀位移量加大溢流开口增加,溢油口溢出流量就增加,从而稳定了输出流量,保证了驾驶员在高速下行驶操纵手感与安全性。压力控制原理:当负载压力达到助力泵设定的开启压力,即最大压力时,锥阀被打开,实现溢流,限定了系统最高压力。
本发明三体外泄式转向助力泵的结构如图1-3所示,定子6、转子13、叶片14、侧板组3、滑阀组、泵体7、泵盖24、轴12。泵体7上安装定子6、泵盖1,侧板组3安装于泵盖1内。泵体7、定子6、泵盖24由螺栓16连接组成基本构架,定位销5穿过泵体7、定子6、侧板组3将泵体7端面、定子6内曲面、侧板组3端面组成密闭容腔。转子13套在定子6内孔里,转子13槽孔里安装叶片14,轴12与转子13连接,泵体7内安装滑阀19,滑阀19上安装有弹簧27,滑阀19内部设有锥阀20,锥阀20上安装弹簧21。泵盖24上设有一个进油口、一个出油口和一个溢油口,助力泵在工作时,在传动轴12的驱动下旋转使转子13槽孔里的叶片14滑出并与定子6内曲面升程部分形成增大密闭容腔,并通过侧板组3窗孔将进油腔里的油液吸入,当转子13转到定子6内曲面降程部分,由于容腔减少,被压缩的油液通过侧板组3中出油窗孔流出,流出的油液通过流量控制阻尼孔经泵出油口进入转向系统。同时部分油液流入装在阀座17的流量控制滑阀19有弹簧27的一端,而阻尼孔前端油液进入流量控制溢流阀无弹簧27端。由于流经阻尼孔流量会产生压差,当压差大于等于弹簧27力时滑阀19的平衡被打破,滑阀19产生移动,使出油腔与溢油口相通,出油腔部分流量经油流口溢出,使输出流量趋于恒定,实现流量控制原理。溢出流量通过外部管路流回油罐,实现外循环。作用在弹簧27端的油液,通过锥阀座上的压力阻尼孔作用在锥阀20上,当系统压力大于等于弹簧21预调定的数时,锥阀17开启并溢流,限制了系统的最高压力。实现压力控制原理。泵盖组1与侧板组3之间设有弹簧2,弹簧2保证侧板组3、定子6能紧密相连,保证设计性能得以实现,轴12上安装轴承10与复合轴承15保证轴12的对中与传动精度,实现性能准确性。泵体7上设有骨架油封8,骨架油封8密封功能为保证空气不被吸入油腔油液不泄漏。轴承10两侧安装挡圈9和挡圈11,滑阀19与阀座17之间设有调整垫18,滑阀19与锥阀20之间设有微调垫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2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测对基于铂的治疗的反应性
- 下一篇:用于处理器主存储器的持久存储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