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途内孔端面去毛刺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2281.5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高梅;黄文生;刘德亮;刘洋;王明贤;奚家东;初晓;王文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62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端面 毛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件内孔端面去毛刺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生产厂商针对内孔去毛刺主要采工作效率低。氢氧爆破方法在加工钢件及铁件零件时很容易造成产品生锈,除锈过程又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内孔去毛刺技术生产成本高、设备采购周期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内孔端面去毛刺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用途内孔端面去毛刺机,机座上安装电机和皮带轮,电机轴上安装传动皮带轮,传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旋转,皮带轮的传动轴端部安装螺纹刷。
所述机座上还安装有从动皮带轮,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旋转,从动皮带轮的传动轴端部安装盘刷。
所述机座上安装轴承座,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机座上。
所述皮带轮的传动轴端部安装夹头,螺纹刷通过夹头安装于传动轴上。
本发明的多用途内孔端面去毛刺机,用盘刷来去除端面毛刺,用螺纹刷来去除内孔毛刺,制作简单,维护费用低,尤其适用于工序间及零件下线前的去毛刺,达到了方便快捷的效果,在工序间去除毛刺在得不到很大投入的时候,选用本发明可得到很好的解决,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又节省了生产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多用途内孔端面去毛刺机的结构图。
图中:电机1,传动皮带轮2,皮带3,皮带轮4,传动轴5,传动皮带6,从动皮带轮7,轴承座8,盘刷9,夹头10,螺纹刷11,机座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多用途内孔端面去毛刺机结构如图1所示,由电机1,传动皮带轮2,皮带3,皮带轮4,传动轴5,传动皮带6,从动皮带轮7,轴承座8,盘刷9,夹头10,螺纹刷11组成,机座12上安装电机1、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7,电机1轴上安装传动皮带轮2,传动皮带轮2通过皮带3带动皮带轮4旋转。皮带轮4通过传动皮带6带动从动皮带轮7旋转,从动皮带轮7的传动轴5端部安装盘刷9。
电机2通过皮带3带动皮带轮4带动皮带轮4左旋转运动,皮带轮4通过传动皮带6带动从动皮带轮7旋转,皮带轮4与从动皮带轮7带动传动轴5旋转,传动轴5带动盘刷9及螺纹刷11转动,从而达到去除工件端面及内孔毛刺。螺纹刷11固定在传动轴5的夹头10上,也做旋转运动,为了保证传动轴5旋转过程的跳动,因此将传动轴5安装在轴承座8上,轴承座8用于固定传动轴5。螺纹刷11在工件内孔做旋转运动,不会伤害工件内孔加工表面,又得到去除飞边毛刺的作用,盘刷9在工件表面做旋转运动,在不伤害工件表面加工精度的情况下将工件表面上残留的毛刺、飞边去除。盘刷9用来对端面进行去除毛刺,螺纹刷11用来对内孔去除毛刺,制作简单,维护费用低,尤其适用于工序间及零件下线前的去毛刺,达到了方便快捷的效果,在工序间去除毛刺在得不到很大投入的时候,选用本发明可得到很好的解决,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又节省了生产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