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放电灯中改进波峰因素的方法和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1429.3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2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琪;张伟强;应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放电灯 改进 波峰 因素 方法 电路 | ||
1.一种气体放电灯中改进波峰因素的方法,包括:
步骤1:采样气体放电灯的判断信号;
步骤2:根据判断信号和预设值的大小关系判断气体放电灯当前所处的阶段是预热阶段抑或恒功率阶段;
步骤3:根据气体放电灯所处的阶段选择预设的参数,当气体放电灯处于预热阶段时选择第一参数,当气体放电灯处于恒功率阶段时选择第二参数;
步骤4:根据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参数或者所述第二参数在气体放电灯电流换向时输出控制信号,以改进气体放电灯的波峰因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灯中改进波峰因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信号为反映灯状态的信号或者反映灯功率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放电灯中改进波峰因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映灯状态的信号包括气体放电灯的灯电压或者电路占空比,所述反映灯功率的信号包括气体放电灯的灯功率、系统输入功率或者系统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灯中改进波峰因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
根据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参数或第二参数输出第二或第三电流给定信号;
根据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参数或第二参数维持时间;
输出第一电流给定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灯中改进波峰因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
根据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参数或第二参数输出第二或第三电流反馈信号;
根据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参数或第二参数维持时间;
输出第一电流反馈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灯中改进波峰因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
禁能气体放电灯电路中的直流/直流变换器;
根据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参数或第二参数输出不同的延时;
根据所输出的延时使能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灯中改进波峰因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信号为计数器计数信号。
8.一种改进波峰因素的气体放电灯电路,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逆变器、判断信号采样电路、数字处理芯片以及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控制气体放电灯的电流或功率大小;
所述逆变器,耦接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进行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换;
所述判断信号采样电路,采集气体放电灯判断信号;
所述数字处理芯片,耦接所述判断信号采样电路,根据采样到的判断信号和预设值的大小关系判断气体放电灯当前所处的阶段是预热阶段抑或恒功率阶段,当气体放电灯处于预热阶段时选择第一参数,当气体放电灯处于恒功率阶段时选择第二参数,根据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参数或第二参数在气体放电灯电流换向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耦接所述数字处理芯片,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进气体放电灯的波峰因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波峰因素的气体放电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因子校正电路,所述功率因子校正电路,将不同的输入交流电压转变为恒定的或可变的直流电压,所述功率因子校正电路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波峰因素的气体放电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判断信号采样电路采样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波峰因素的气体放电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判断信号包含反映灯状态的信号或者反映灯功率的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改进波峰因素的气体放电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处理芯片包括阶段判断单元、参数选择单元、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其中:
所述阶段判断单元,根据采样到的输出电压和预设值的大小关系判断气体放电灯当前所处的阶段是预热阶段抑或恒功率阶段;
所述参数选择单元,连接所述阶段判断单元,当气体放电灯处于预热阶段时选择第一参数,当气体放电灯处于恒功率阶段时选择第二参数;
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连接所述参数选择单元,根据所选择的所述第一参数或第二参数在气体放电灯电流换向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4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菇渣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