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1207.1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7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口 配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是由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为:IEEE)标准化的一种局域网连接技术。主流应用的以太网连接媒介包括光纤和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ed,简称为:UTP)两种。
目前多种不同速率的以太网端口是共存的,如10M、100M、1000M等,因此要求不同速率的以太网端口之间可以通过自协商机制来保证彼此之间的正常通信。对于UTP形式的端口,自协商是通过一种被称为快速链路脉冲(Fast Linkage Pulse,简称为:FLP)的信号,来交互连接的两端口所支持的技术能力,并确定双方端口均支持的最高工作能力,以此作为双方端口的工作速率。在双方确定共同技术域后,双方端口需要通过不间断地接收到对端的有效数据或者空闲报文信号(如Idle帧),以维持双方端口稳定的链接状态。
这种不间断接收/发送数据报文对于能量的消耗是巨大的,如何降低以太网端口的能耗是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配置方法,包括:
检测与端口相连接的线缆的长度;
根据检测到的线缆长度配置所述端口的驱动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配置装置,包括:
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端口相连接的线缆的长度;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线缆长度配置所述以太网端口的驱动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通过检测与端口相连接的线缆的长度,并根据检测到的线缆长度配置端口的驱动强度,有效降低了端口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端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配置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端口配置装置检测与端口相连接的线缆的长度。
其中,可以使用时域反射计(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简称为:TDR)作为端口配置装置来检测线缆长度。TDR可以根据发出的信号脉冲的反射信号返回的时间,计算出线缆长度。
检测线缆长度一般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从而达到降低系统能耗的目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应用时用户接入设备需要尽快工作的需要,间隔时间不宜过长,本实施例中推荐以5秒为一个间隔时间为宜,但不做强制要求。
步骤102、端口配置装置根据检测到的线缆长度配置端口的驱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