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电絮凝-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1114.9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7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竹友;唐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方祺胜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竹友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63;C02F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 絮凝 mbr 处理 垃圾 渗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方法领域,涉及一种直流电絮凝-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废水。垃圾渗滤液中一般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较高的COD含量,处理难度相对较大。
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被溶蚀,产生Al、Fe等离子,经过一系列水解、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同时,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而促使其脱稳聚沉。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有机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近年来在国际水处理技术领域日益得到广泛关注。膜分离设备放置在反应器中,用膜对生化反应池内的含泥污水进行过滤,可以将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实现泥水分离,同时使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有较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化反应的降解效率。膜分离与生化处理工艺两项技术的有机结合获得的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出水,使得膜生物反应器已经成了世界先进,最具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电絮凝-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本发明将电絮凝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方法结合起来,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发明采用直流电絮凝-MBR主体工艺构筑为:调节池,电絮凝反应,化学氧化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器以及清水池。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垃圾渗滤液以一定的水力停留时间依次流经调节池、电絮凝反应器、化学氧化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器,最后经清水池后出水。电絮凝反应器由铝或铁电极板和直流输出电源组成;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内置膜组件和射流曝气装置;化学氧化池投加次氯酸钠作为强氧化剂。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垃圾渗滤液在经过调节池调节后进入电絮凝反应器,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反应器极板发生电解,产生的电解离子(如铝离子)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絮凝沉淀反应,使进水中重金属离子得以去除。
2. 渗滤液流入化学氧化池后,难降解有机物被次氯酸钠氧化成易降解的小分子态,缺氧池中发生还原反应(如反硝化反应),进一步将C、N等元素换成低价态。
3. 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发生生物好氧降解,将有机物去除;曝气产生的气浮作用也使难处理的有机物漂浮于上水面。
4. 经清水池静止一段时间后,检测各污染指标,达到相应标准后即可排放或回用。
本发明按照上述方法实施,达到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目的。
具体实例
具体事例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方祺胜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竹友,未经深圳市东方祺胜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竹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