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柱五加高效益种植模式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1084.1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吕晔;吴宝成;周义峰;单长芝;尹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谷歌庄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2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加 效益 种植 模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柱五加高效益种植模式。
背景技术
中药五加始载于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称之为“五加皮”,列为上品。原植物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为多年生藤状灌木,植株高2米左右。在全国许多省区均有野生零星分布,多生于灌木丛林、林缘、山坡路旁和村落中,适合半阴半阳的生境。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五加皮的唯一正品来源为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又称南五加,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迟行,体虚乏力,水肿,脚气。细柱五加总提取物或所含各类成分具有抗炎、抗排异、抗疲劳、抗菌、镇静、抗肿瘤等作用。
细柱五加作为五加皮入药,中药饮片市场和中成药市场对其需求一直较大。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使用五加皮的习惯,对中国药典收录的正品五加皮原植物细柱五加具有浓厚兴趣,进口需求也很巨大。另外,细柱五加的叶芽制成的五加茶,口感清新,气味芬芳,具有强壮保健作用;细柱五加的根皮,与酒泡制,即为传统的滋补类名酒——五加皮酒;其嫩枝和嫩叶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是极有发展前途的野生木本蔬菜。
目前,五加皮在国内外中医药市场上严重供不应求。但是,细柱五加还没有大面积人工种植,市场需求主要以采集野生植物为主,对细柱五加的野生资源破坏巨大,面对市场缺乏正品五加皮的现状,伪品五加(如红毛五加A.giraldii Harms、糙叶五加A.henryi(Oliv.)Harms等)大量充斥市场。许多企业无奈之下,选择用香加皮或刺五加替代,其中刺五加(A.senticosus(Rupr.&Maxim.)Harms)虽后被药典所收录,但其在功效及成分等方面与正品五加也有诸多不同,而且由于需求量大,刺五加主产仅为东北,野生资源也濒临枯竭;香加皮是萝摩科植物杠柳(Lycium barbarum Bunge)的根皮,有小毒,曾因替代五加皮使用而出现病人中毒事件,目前药监部门已明确规定不可用香加皮替代五加皮使用。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细柱五加根皮价格平均为每公斤80~100元。因此,种植开发细柱五加,拥有极大的国内外需求和市场。
发明内容
为满足巨大的市场缺口,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一种对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的细柱五加高效益种植模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细柱五加高效益种植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a)种植:选择沙壤土、粘壤土、砂质土或碱性沙壤土深翻、整平;细柱五加选择株高0.3~0.5m的幼苗,杨树选择生长期为2~3年的树苗,细柱五加和杨树呈规则的行列式南北向种植,其中,杨树按株行距4×8m~5×8m种植,优选株行距4×8m;细柱五加沿杨树每行的中间线种植,株距60~80cm,种植在5~6月份进行。
b)采收:细柱五加与杨树套种3~4年,细柱五加高度在1.5m以上,各自独立生长存活,分别采收细柱五加和杨树。
种植后可配以适当的田间管理,包括:除杂草、培土,每年2~3次;细柱五加每年追肥2次,所施用的肥料为土杂肥。杨树每个栽培密度种植4~6亩,优选5亩。优选采用的土质为沙壤土或粘壤土。
本发明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对细柱五加的种植模式进行研究,才形成了完整高效益种植模式,以下为主要数据参数选择的过程:
1、不同土质对“杨树-细柱五加套种模式”适应性观察
种植于四个代表性土质地区(沙壤土、砂质土、粘壤土、碱性沙壤土)的杨树和细柱五加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观察:(1)连续3年(第2年、第3年、第4年),每年11月中旬测量杨树胸径,研究杨树生长与细柱五加的生物生长的关系。(2)连续3年(第2年、第3年、第4年),每年11月中旬,随机挖取30株细柱五加,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细柱五加的根皮重量,参照卫生部出版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程》2003版306页,“保健食品中总皂甙的测定”方法测定五加总皂甙,对照品为人参皂甙Re,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土质对杨树-细柱五加各自生长的效应,具体结果见表1:
表1连续3年杨树胸径、细柱五加根皮重量及总皂甙检测数据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谷歌庄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句容谷歌庄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减地黄连作障碍的基质栽培法
- 下一篇:推迟葡萄主梢果成熟期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