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854.0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道洪;丁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道洪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53/00;C10B53/02;C10B53/06;C10B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蓄热 旋转 炉热解煤 方法 | ||
1.一种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破碎、烘干:将待热解原料破碎筛分,烘干;
2)、布料热解:将破碎烘干后的原料通过布料装置布入蓄热式旋转炉,加热到400℃~700℃,保持30~120分钟,所述原料经热解生成半焦和干馏气;
3)、出料:半焦经出料装置排出,400℃~700℃的半焦经熄焦后,送入成品料场;所述干馏气经油气分离后,得产品焦油和荒煤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粒度为10~100mm;大于100mm的原料进一步破碎筛分,小于10mm的原料压球造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旋转炉包括炉墙、炉顶和炉底,所述炉墙、炉顶和炉底围成一个炉膛;所述炉底为旋转式炉底,在炉膛内水平转动;所述炉膛的上部空间设有一个或多个蓄热式辐射管加热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辐射管为直线型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辐射管为U型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辐射管为W型管。
7.如权利要求4、5或6之任一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辐射管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有煤气进口和空气进口,所述蓄热式辐射管的另一端为烟气出口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上设置有一层炉底架空层,炉底架空层上均布待热解原料,所述蓄热式辐射管布置于原料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旋转炉设置有吸气口和喷气口,所述吸气口和喷气口提供循环风机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旋转炉的炉底与炉墙连接处设置有水封槽。
11.如权利要求1-10之任一所述的利用蓄热式旋转炉热解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热解原料为油页岩、煤、褐煤、油砂或草木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道洪,未经吴道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8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理电缆冰雪的工具
- 下一篇:带有多孔插座的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