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化学腐熟剂加快园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0665.3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涛;孙克君;阮琳;廖宗文;陈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园科绿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4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化学 腐熟 加快 园林 废弃物 堆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堆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化学腐熟剂加快园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堆肥可实现园林废弃物在城市绿化生态系统内的循环利用,是很有前景的处置方式。但园林废弃物纤维素结构复杂,又与木质素结合形成难以分解的“木质纤维素”,难以被大多数微生物直接作为能源物质转化利用,影响纤维素降解和发酵过程,熟化时间较长,一般需90天以上。目前,国内有文献提及添加炭化物和EM菌剂可以促进园林废弃物腐熟过程,国外的研究集中于园林废弃物堆肥技术和堆肥装置方面,均未提及化学腐熟剂的应用,导致现有技术手段单一,应用效果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化学腐熟剂加快园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化学腐熟剂加快园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园林废弃物粉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40~60%;
(2)每吨园林废弃物添加10~60kg的化学腐熟剂,搅拌均匀,放置12~24h;
(3)每吨物料添加8~12kg尿素来调节碳氮比,再在每吨物料加入5~10kg菌种,然后进行堆肥24~34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园林废弃物粉碎后的粒径小于等于5c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化学腐熟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或氢氧化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菌种为EM菌或木质素降解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园林废弃物经过化学腐熟剂预处理后,木质纤维素的管壁溶胀、膨化疏松,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的化学键被部分打破,木质纤维素结晶区的晶格构造遭到破坏,加速了园林废弃物堆肥腐熟进程,并与微生物技术结合,实现化学—生物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倍观察小叶榕枝条木质纤维素组织的横切面图像,左边为未加化学腐熟剂,中间为1%氢氧化钠,右边为6%木质素磺酸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取粒径≤5cm的园林废弃物,加入适量水使其含水量达60%,然后,每吨园林废弃物添加10 kg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均匀,放置12 h后,每吨物料添加8 kg 尿素调节碳氮比,并且每吨物料添加10 kg EM菌,进行堆肥,29天后达到腐熟的要求。
实施例2
取粒径≤5cm的园林废弃物,加入适量水使其含水量达60%,然后,每吨园林废弃物添加60 kg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均匀,放置12 h后,每吨物料添加8 kg 尿素调节碳氮比,并且每吨物料添加10 kg EM菌,进行堆肥,24天后达到腐熟的要求。
实施例3
取粒径≤5cm的园林废弃物,加入适量水使其含水量达60%,然后,每吨园林废弃物添加10 kg氢氧化钠,搅拌均匀,放置12 h后,每吨物料添加8 kg 尿素调节碳氮比,并且每吨物料添加10 kg EM菌,进行堆肥,24天后达到腐熟的要求。
实施例4 本发明方法处理小叶榕枝条后的试验结果:
①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
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表1),氢氧化钠和木质素磺酸钠两种化学腐熟剂在作用小叶榕枝条24h后均可降低其木质素、纤维素含量。与未经化学腐熟剂处理相比,小叶榕枝条经1%用量的氢氧化钠处理24h后,其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2.77%、5.07%,半纤维素含量增加2.92%;小叶榕枝条经6%用量的木质素磺酸钠处理24h后,其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11.48%、7.71%,半纤维素含量增加7.87%。这表明氢氧化钠和木质素磺酸钠对园林废弃物中木质素有脱出的效果。
表1 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园科绿化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园科绿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野外耐高低温移动控制电缆
- 下一篇:无卤低烟阻燃型电线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