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连铸中间包用摆槽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605.1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宜宏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中间 包用摆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铸造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炼钢设备中的连铸中间包用摆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方坯连铸一般采用定径水口浇注工艺,与塞棒控制浇注相比,定径水口浇注工艺缺乏注流控制手段。开浇起步时,一般采用多次摆槽引流的方式减小钢水流量,确保结晶器内铸坯的充分凝固,并与引锭头牢固结合。
中间包到结晶器钢流控制装置有塞棒、滑动水口和定径水口三种形式,采用定径水口方式浇注120mm×120mm断面的铸坯,传统的开浇方式为:中间包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中间包开浇。先用摆槽接走首次开浇的钢水,待钢流变圆后,移开摆槽向结晶器注入钢水,当结晶器内钢水液面深度达200mm左右时,摆入摆槽,停止向结晶器内注入钢水并打开冷水。间隔5~15s,摆开摆槽,再向结晶器注入钢水,如此反复2~4次,当结晶器液面距上口80~100mm时,摆槽摆入,开浇,结晶器液面下降时,摆槽摆开,钢液进入结晶器,正常浇注。
目前国内钢厂使用后的用后耐火材料大多都直接废弃,回收利用率只有20%,本公司通过对用后耐火材料的研究,用用后耐火材料生产制造了连铸中间包摆槽。用后耐火材料经高温烧结均化过程,其使用效果优于原生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钢厂使用后的耐火材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材料,减少污染源的连铸中间包用摆槽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节能型连铸中间包用摆槽,其特征在于其组份和含量为:
组份 粒径 含量(重量比)
回收骨料 5mm ≤?≤8mm 15~18%
3mm≤? <5mm 15~20%
1mm≤ ?<3mm 14~19%
0.5 mm<? <1mm 8~12%
回收料细粉 目数≤320 22~26%
添加剂:包括
矾土水泥 5~10%
二氧化硅微粉 3~8%
蓝晶石 2~5%
耐热不锈钢钢纤维 0.8~1.5%
三聚磷酸钠 0.2-1.2%。
上述回收骨料和回收细粉的理化指标达到Al2O3≥70%、Fe2O3≤2%;回收料细粉目数≤32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连铸中间包用摆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立模:将模型内表面清理干净并均匀涂上机油。
2)将回收骨料及回收料粉、添加剂按上述含量称量,再投入混砂机内搅拌3-5分钟,然后加入水,水的加入量为固态组份重量的6-7%,搅拌均匀后出料。
3)将混合好的泥料逐渐加入模型中,同时振动,直至料到位,无明显排气,表面泛浆为好。
4)养护和脱模:成型后的坯体在自然环境中带模养护,待料充分硬化,再进行脱模,再自然干燥72小时。
5)将自然干燥后的产品装入烘房进行烘烤。80℃烘烤12小时,110℃烘烤22小时,200℃烘烤10小时,250℃烘烤10小时,350℃烘烤12小时。烘烤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包装后即为成品。
上述回收骨料及回收细粉的制备步骤为:
1)回收钢厂用后的废矾土砖、刚玉砖、废料,废料的理化指标应达到Al2O3≥70%、Fe2O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宜宏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宜宏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