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硬密封闸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555.7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强;万长群;浅井義明;曾奇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27/04;F16K3/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183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密封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特别是一种新型硬密封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的工作原理:闸阀是指闸板沿阀杆的垂直方向移动的阀门。闸阀在管路中只能作全开和全关堵截用,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阀作为截止介质使用,其中介质包括水,油,蒸汽,在工作时通过一定外来力使手轮驱动阀杆对闸板的传动使闸板强行压向阀体密封面,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性。闸板一般用于全开或全闭的工况,不适用于作为调节或节流使用。
现有的一种闸阀是通过分别设在闸板两侧上与竖直面之间夹角为小角度比如3°的密封面与阀体中的两个密封面强行挤压接触达到密封效果。这类闸阀产品在模拟管道的压力流向的压力检测状态下,在阀门全开通气时从阀门一端持续通入0.6MPa的气压,然后关闭阀门,从阀门另一端观察阀门是否有泄露现象,如果在10分钟内闸板与阀体的密封副为零泄露,则产品合格,否则为次品。而这些现有的闸阀产品中,往往具有以下缺陷:在加工后闸板密封面边缘有少许毛刺,当闸板闸入阀体密封面时会造成闸板和阀体上的密封面有轻微碰伤,这样就可能导致泄漏;由于闸板和阀体上的密封面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在加工的过程中因加工的误差导致密封面角度有偏差和密封面不平整,在阀门全关过程中因不能弥补偏差而导致阀门泄漏;阀门在关闭过程中因加工偏差,导致闸板闸入阀体密封面的过程中偏心,在每次闸入阀体密封面的时候不在一个面上导致阀体密封面闸伤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硬密封闸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满足高端客户对阀门使用时密封性能的更高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硬密封闸阀,包括阀体和设在阀体中的闸板,阀体中设有介质通道,在阀体中位于介质通道上设有两个密封环面,闸板上设有两个密封面分别与密封环面一一对应,闸板在阀体中上下移动使密封面与密封环面接合或分离使介质通道关闭或打开,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中设有限制闸板横向移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在阀体与闸板之间的滑槽和在滑槽中滑行的滑体,滑槽沿闸板上下移动方向设置。增加限位结构,能够减少闸板闸入过程中横向的摆动,提高密封面与密封环面接合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设在闸板上未设置密封面的侧面上,滑体设在阀体中与滑槽对应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设在阀体中未设置密封环面的内壁上,滑体设在闸板上与滑槽对应的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与滑体在闸板上下移动方向上的长度之和不小于闸板上下移动的行程。保证在闸板工作过程中处于横向限位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中设有滑片,滑体上设有与滑片对应的细槽,细槽沿闸板上下移动方向设置。这样是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进一步减少闸板闸入过程中横向的摆动,更加提高密封面与密封环面接合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面上设有错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错位结构包括设在密封环面上的环形台阶,环形台阶的侧面沿密封环面的径向向内倾斜。增加密封面与密封环面接合的弹性,纠正加工过程中密封面和密封环面之间的角度配合和表面有不平整现象的差异,从而使闸板与阀体配合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闸板底端设有过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结构为设在密封面与闸板底端面之间的圆弧倒角过渡。对闸阀密封面边缘棱角处进行倒圆角,解决了因闸板密封面边缘棱角毛刺刮伤阀体密封环面,影响密封性能,保证密封环面的密封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减少闸板闸入过程中横向的摆动,增加密封面与密封环面接合的弹性,纠正加工过程中密封面和密封环面之间的角度配合和表面有不平整现象的差异,解决了因闸板密封面边缘棱角毛刺刮伤阀体密封环面,大大提高了闸阀的密封性能,实现在10分钟内闸阀无泄漏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滑槽与滑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高阻隔性薄膜透气性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船用自吸式粉碎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