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518.6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江;雷加强;穆桂金;刘波;毛东雷;庞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区 多年生 植物 骆驼刺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该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将为干旱区多年生植物的有效保护和适度利用提供技术保障。从而为干旱区环境条件下多年生植物的修复提供技术途径。
背景技术
干旱区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等)在防风固沙、保护绿洲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在有效保护这些植物的同时,对其进行适度合理的利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当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途径,长期以来干旱区多年生植物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关系问题一直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探索并建立能普遍应用干旱区多年生植物的适度利用技术及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荒漠-绿洲过渡带分布有较大面积的骆驼刺植物。骆驼刺不仅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盐碱的特点,而且是绿洲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骆驼刺又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具有人工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和牲畜破坏,使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近外围的骆驼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快骆驼刺植被的修复,既可以提供良好的饲料和牧场,促进畜牧业发展,又将为绿洲农田构建安全屏障。本发明将为塔里木盆地南缘骆驼刺植被的合理利用提供实践方法和技术途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塔里木盆地南缘是我国著名的极端干旱区和风沙危害区。风沙灾害频繁,年平均风速1.9m/s。由于沙物质的粒度组成偏细,在大于4m/s的风速条件下,即可起沙。每年风速大于4m/s的日数在90天以上。春、夏季多大风天气,每年八级以上大风3-9次。多年平均降水量35.1mm,年蒸发量达2595.3mm,干燥度为20.8。在这样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怎样确保骆驼刺在充分发挥防护效益的同时,又能对其进行适度利用,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是本发明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对骆驼刺进行适度利用的方法与途径是本发明探索的重点内容。
骆驼刺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既是绿洲外围防风固沙的重要植物,又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因此怎样协调好骆驼刺防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是本技术的关键所在。本发明正是围绕这一基本思路对骆驼刺适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在骆驼刺生长期末(秋末)、依据不同地段(沙漠-绿洲过渡带、绿洲近外围)分别通过小块状和窄条带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适度利用。这样既可以收获骆驼刺地上部分生物量,满足一定饲草的需要,又可以保留大部分的骆驼刺植被,在来年春季发生风沙危害时起到防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该方法在骆驼刺生长期末(秋末)、依据不同地段(沙漠-绿洲过渡带、绿洲近外围)分别通过小块状和窄条带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适度利用,形成骆驼刺保留植株和骆驼刺新生植株交互分布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保留植株对新生植株进行有效保护,以确保其在严酷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并逐步发挥稳定的防护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不同方式通过对骆驼刺的适度利用,收获一定的生物量,以满足当地一定程度的饲草需要,既可以收获骆驼刺地上部分生物量,满足一定饲草的需要,又可以保留大部分的骆驼刺植被,在来年春季发生风沙危害时起到防护作用。以逐步实现干旱区绿洲外围多年生植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统一的目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区多年生植物骆驼刺的利用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每年的11月底,秋末,为骆驼刺植物的生长末期,在沙漠-绿洲过渡带通过小块(1)状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利用,小块(1)的面积为3米×3米,各小块之间的间隔分布距离为:在垂直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5米、在平行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10米,小块的布设按照垂直于主风向的位置进行布设即可;
或每年的11月底,秋末,为骆驼刺植物的生长末期,在绿洲近外围通过窄条带(2)砍伐的方式对骆驼刺植物进行利用,窄条带(2)的面积为2米×5米,窄条带(2)的长边,5米长的边垂直与主风向,各窄条带(2)之间的间隔分布距离为:在垂直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3米、在平行于主风向的方向上间隔5米,窄条带的布设按照垂直于主风向的位置进行布设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