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田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00159.4 申请日: 2011-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2388731A 公开(公告)日: 2012-03-28
发明(设计)人: 游奎;迟旭朋;马彩华;高天翔;张秀梅;丁马林;丁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梯田 水生 生物资源 增殖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田型水生生物增殖礁,适宜安放于各类水域环境中,并涉及该增殖礁制作方法,其上独特的凹槽型梯田设计便于种植、移植各种水生植物,促进水生动、植物的繁衍增殖,进而改善水质,保护水域环境。 

背景技术

有关人工礁体的专利设计比较多,但有关藻类等水生植物增殖、移植的礁体专利设计不是很多。申请号为2007100132886、2006200889613、200920199818、201010130445、201010169191、201010245354、201010265378、201010299472等相关专利涉及到藻类及其他水生植物资源移植与修复,这些专利主要是关于礁体的材质、形状、水质净化、防治敌害生物及其组合设计等思想,较少考虑关于具有根系的定置型水生植物移植与增殖。水生植物通常具有柔弱娇嫩、随水流飘荡的特点而适宜于水中生活,低等的水生藻类植物一般固着于其他物体上生活,高等的水生种子植物根系也不甚发达,主要起固着作用。前述各类藻礁相关专利设计主要是利用或者促进水生植物的自然附着与生长,缺乏专门移植、移栽水生植物的设计,特别是难于移植、移栽具有根系的水生种子植物。针对这些特点,发明人前期设计过申请号为2010105288430,名称为“花台式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及其制作方法”的专利,以便于移植扩增水生植物。在该专利的应用过程中,发现其不利于水生种子植物以根茎分蘖出芽的无性繁殖方式进行扩增,该专利独立的狭小花盆式设计空间有限,不利于水生种子植物以匍匐茎分蘖出芽的方式进行植株数量扩张。因此,发明人进一步更新了设计思想,提出本发明专利梯田型水生生物增殖礁的新型专利设计,以便于具有根系的水生种子植物人工移植与扩增,譬如应用于近海大叶藻等具有根系种子植物的移植与扩增等方面。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国内现有技术和设计原理在该领域内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田型水生生物增殖礁,整体为梯级台阶型的中空四面金字塔形状,每一级台阶为具备凹槽的小型人工梯田,在凹槽中可以铺设泥沙等沉积物,这些凹槽式人工梯田的长度与所投放水域环境及人工礁体整体大小相关,呈逐级缩小趋势,四个等长的凹槽为一组,以便于逐级安放在四面棱台上,构成梯田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的主体结构。该四面棱台梯田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顶部为一个四边形的凹盘,其深度为10~30厘米,形成一个顶部的人工梯田,以便于在棱台顶部移植水生植物。本发明设计梯田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可以促进移植水生植物的繁茂,进而促进水生动物的繁盛,有利于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保护水域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梯田型水生生物增殖礁的制造方法,以使这种梯田型水生生物增殖礁满足上述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研制了一种梯田型水生生物增殖礁,由逐级带有凹槽的小型人工梯田5安放于四面棱台上,人工梯田凹槽设置的深度2小于宽度3,棱台上底面为成凹盘1,整体为一个中空的四面阶梯金字塔形状。 

所述的各级人工梯田凹槽内部宽度3为20~40厘米,各级人工梯田凹槽内部深度2为10~30厘米,上底面凹盘1深度为10~30厘米。 

所述各级人工梯田凹槽及上底面凹盘中,铺设有拟投放水域自然沉积的泥沙沉积物6,在自然泥沙沉积物中移植或移栽水生植物4。 

所述的梯田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整体由混凝土、钢质、陶瓷、沉水性塑料耐腐蚀无毒的材料制作而成。 

本发明为了确保上述技术更好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梯田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制造梯田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体主体各部件模具; 

②、将①过程选取的各部件模具进行铸造成型或其他加工成型; 

③、将②过程加工成型的各部件组装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中空的金字塔型设计有利于节约建材,逐级的梯田型设计适宜于各类水生植物的移植与移栽。并且所移栽的水生植物可以在各级小型梯田的空间中进行根茎分蘖等无性繁殖数量扩增,增加移植与移栽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实用性与便捷性。本发明设计梯田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上繁茂的移植水生植物还可以促进水生动物的繁盛,有利于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保护水域环境,经济实用,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梯田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礁结构图。 

其中,图中标号:1为礁体顶部人工梯田,2为梯级人工梯田凹槽的深度,3为梯级人工梯田凹槽的宽度,4为人工移植的水生植物,5为第一级凹槽型人工梯田,6为人工梯田凹槽中铺设的泥沙及其中移植水生植物蔓生的匍匐根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