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讯用连接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9426.0 | 申请日: | 200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浩;吴明佳;陈致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赵占元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连接 模块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5月8日、申请号为200510068380.3、发明名称为“通讯用连接模块”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连接模块,尤其关于一种通讯用的连接模块。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通讯装置例如集线器(Hub)中,常常需要进行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其它信号转换的工作,因此需要设有光收发模块。其中光收发模块主要是由光电转换元件及外壳所组成,近来为求检测上的便利性,多以热插拔的方式装设至通讯装置中。
如图3A所示,公知的光收发模块3具有一模块本体31及一光电转换元件32,光电转换元件32置于模块本体31中。另外,模块本体31底部前端处设置有一凸块311及一滑动件312。如图3B所示,当光收发模块3与一通讯装置7耦接时,光收发模块本体31底部所设凸块311会与通讯装置7底部所设的一卡合件71上的卡孔711扣接。当使用者欲将光收发模块3自通讯装置7抽离时,必须以手指推送设置于光收发模块3前端处的滑动件312,使滑动件312朝通讯装置7的卡合件71前进并将卡合件71撑离,进而让光收发模块3上的凸块311能够与通讯装置7上的卡合件71上的卡孔711脱离。
然而,此一光收发模块3的滑动件312在光收发模块3自通讯装置7脱离后,无法自行回复至原来位置,致使再次将光收发模块3装入通讯装置7中时,光收发模块3上的凸块311无法顺利地与通讯装置上的卡合件71的卡孔711扣接,造成使用者相当大的不便。
另外,由于此一设置于光收发模块本体31底部前端处的滑动件312并未延伸出模块本体31前端外缘,故当通讯装置7如图3C所示为一上下并排的设计时,使用者将光收发模块3自通讯装置7抽离时的“以手指推送滑动件312”的动作将受到其它模块的阻挡而难以进行,如此一来亦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良的光收发模块,其具有一抽取结构,让使用者自一通讯装置抽取光收发模块具有便利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良的光收发模块,其具有一抽取结构,可有效解决使用者自上下并排设计的通讯装置取出光收发模块的困难。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良的光收发模块,其具有一抽取结构,可令使用者应用于相邻并排的光收发模块,并能轻易地抽离目标模块,而不会有彼此干涉拔插的问题。
为了可供使用者应用于相邻并排或多层的收发模块,本发明系在本体中,设计一连动装置,此连动装置包含一滑动件、一固定元件及一移动杆,其中利用移动杆牵动滑动件,使滑动件呈水平滑动,而带动本体抽离,故利用此连动装置的作动,可使本体顺利自壳体抽离,且不生彼此干涉的问题。本发明除了有上述的构成与功效外,亦因其系内设于本体中,且系基于杠杆原理而使滑动件水平滑动,故本体的体积仍为一定,可解决公知技术所不足的处。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模块,包括:
一本体;
一壳体,具一开口容纳该本体;以及
一连动装置,内设于该本体,其中该连动装置更包括:
一滑动件;
一固定元件,用以承接该滑动件,并使其滑动于其中;及
一移动杆,用以驱使该滑动件滑动;
其中,该本体藉该连动装置的作用,通过移动杆的旋转直接带动滑动件平移,该滑动件平移使该本体与该壳体组接或分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种连接模块,包括:
一本体,具一凸块;
一壳体,具一开口可容纳该本体;以及
一连动装置,内设于该本体内,其中该连动装置更包括:
一滑动件;及
一移动杆,用以驱使该滑动件滑动;
其中,该本体藉该连动装置的作用,通过移动杆的旋转直接带动滑动件平移,该滑动件平移使该本体与该壳体组接或分离。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模块中本体的分解图。
图1C至图1E示出了图1A所示本发明的连接模块的抽取操作说明图。
图2A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模块中本体的分解图。
图3A系一公知光收发模块结构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9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