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焚烧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99304.1 | 申请日: | 201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1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登平 |
| 主分类号: | F23G5/16 | 分类号: | F23G5/16;F23G5/44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31137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垃圾中废弃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城市垃圾的处理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现有的垃圾焚烧处理设备中,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常常使得垃圾焚烧炉中没有充足的空气以供给燃烧,造成垃圾燃烧不充分而在焚烧炉中遗留有大块的炉渣,从而严重影响了垃圾焚烧炉的正常工作,缩短了垃圾焚烧炉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焚烧炉,本循环焚烧炉能够向焚烧炉中提供充足的空气,从而使得垃圾充分且完全的燃烧,最终使垃圾得到彻底地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焚烧炉,本循环焚烧炉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的上侧架设有依次连通的主燃烧室、副燃烧室、用于加热开水和蒸汽的主加热通道以及用于加热空气的副加热通道;所述基础框架上设有向主燃烧室的炉膛送风的一次进风室,主燃烧室的炉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下端均设有排灰孔或灰斗,所述基础框架上设有与排灰孔或灰斗相连通的废弃物通道。
本发明在主燃烧室、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下侧设有基础框架,从而使得主、副燃烧室以及主、副加热通道均悬置架设在空中,则一次进风室便可以将充足的空气鼓入主燃烧室的炉膛中,从而使得主燃烧室中的垃圾能够充分地燃烧。同时本发明在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下端均设有排灰孔或灰斗,则垃圾燃烧后的灰分和废气便可以通过设置在基础框架上的废弃物通道排出在循环焚烧炉的外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垃圾焚烧炉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
所述一次进风室朝向主燃烧室炉膛的送风口处设有炉底风分离器,所述炉底风分离器由若干根彼此平行排布的风管组成,风管朝向炉膛的一端设有风帽;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排渣管,排渣管远离炉膛的管口下端设有炉渣输送机,且排渣管朝向炉渣输送机的管口处罩设有帽盖。
所述炉底风分离器将自一次进风室来的风均匀地分散开来,从而使得空气能够充足地供应到主燃烧室炉膛的每一个角落,以使得垃圾的充分燃烧;而排渣管和炉渣输送机互相配合则可以将燃烧产生的炉渣及时地排出在炉体的外侧,以保证循环焚烧炉的稳定工作;由于排渣管朝向炉渣输送机的管口处罩设有帽盖,因此排渣工作可以根据主燃烧室炉膛内的燃烧情况而间隔定时操作,也即每间隔一段时间才打开帽盖排渣,排渣完毕后关闭帽盖以等待下一次排渣,帽盖的设置能够减少主燃烧室炉膛内的热量通过排渣管向外散射,保证主燃烧室炉膛内保持有足够的燃烧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主燃烧室炉壁的中上部设有两个二次进风口,且两个二次进风口对称地设置在主燃烧室炉壁的两侧。则当垃圾通过进料口进入主燃烧室中燃烧时,循环焚烧炉通过二次进风口向炉膛内喷入二次风,以提供垃圾在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气,从而确保垃圾得以充分燃烧。
所述主燃烧室、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高度均可调,也即主燃烧室、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以确保垃圾充分燃烧和垃圾燃烧后的热量能够被充分利用为标准。
所述主燃烧室和副燃烧室在靠近主燃烧室顶端的炉壁处设有连通二者的上循环回绕口,所述副燃烧室位于上循环回绕口下侧的炉壁上设有逼风装置,副燃烧室在逼风装置的下侧设有灰气分离器,且副燃烧室在灰气分离器靠近主燃烧室一端的上部设有通向主燃烧室的下循环回料口,且此下循环回料口的口部设置为朝向主燃烧室炉膛的底部;所述副燃烧室位于灰气分离器下侧且靠近副燃烧室底端的炉壁处设有通向主加热通道的开口。
所述逼风装置的作用也即使副燃烧室中的过风面积减少,以提高烟气在通过逼风装置处时的流速;此高速运行的烟气随即在灰气分离器的作用下产生灰、气分离,自烟气中被分离出来的大块的灰渣通过下循环回料口重新进入主燃烧室中燃烧,而烟气中的细小的灰渣则通过灰气分离器进入副燃烧室的下部空间,此细小的灰渣通过设置在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下端的排灰孔或灰斗进入废弃物通道,并通过废弃物通道进入除尘器做除尘处理。
逼风装置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发明中所述逼风装置为自靠近主燃烧室一侧向远离主燃烧室一侧由上而下倾斜设置的逼风板,结构简单且逼风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登平,未经李登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9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浴暖机
- 下一篇:一种锅炉除灰管和循环流化床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