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注塑模具的后模浇口差动顶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8767.6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5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刘瑞平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浇口 差动 结构 | ||
1.双色注塑模具的后模浇口差动顶出结构,其包括前模板、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上布置有第一次注塑前模型芯、第二次注塑前模型芯,所述后模板上布置有两个相同的后模型芯,所述第一次注塑前模型芯对应安装有流道A、所述第二次注塑前模型芯对应安装有流道B,所述两个相同的后模型芯均设置有产品顶针、流道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顶针下方分别布置的两层面针板、底针板结合体,两个流道顶针所对应的两层面针板、底针板结合体相互独立,上层面针板、上层底针板的结合体均支承于下层面针板、下层底针板的结合体,所述流道顶针分别紧固于上层面针板、上层底针板的结合体,所述产品顶针分别紧固于下层面针板、下层底针板的结合体,底板对应所述流道顶针的位置开有大顶棍通孔,下层面针板、下层底针板对应所述流道顶针的位置开有小顶棍通孔,所述大顶棍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顶棍通孔的孔径,注塑机分别连接有大顶棍、小顶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后模浇口差动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顶棍的头部直径不大于所述小顶棍通孔的直径,所述大顶棍的头部直径不大于所述大顶棍通孔的直径,所述小顶棍的头部直径小于所述大顶棍通孔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7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