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8525.7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大井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G01C2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设备 | ||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车载设备”、国际申请日为2006年12月5日、申请 号为200680050553.1(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6/324260)的发明专利申请的 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车辆的车载设备,特别是涉及使一台车载设备对应于多 个发货目的地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安装在车辆的车载设备已知有导航装置、汽车音响装置、设施信息 检索装置等。这样的车载设备制造厂,如果车载设备的发货目的地是例如欧洲 和美国那样的不同地方,即使是相同机种,也不能共用地图数据、音乐数据、 设施数据等。因此,车载设备制造厂将适合各发货目的地的地图数据、音乐数 据、设施数据等安装于车载设备上再发货。
又,作为相关技术,专利文献1公示了能够以少量数据进行适合于车辆和 使用车辆的环境的导航的车辆导航系统。该车辆导航系统具备实现导航功能用 的处理程序、取得车辆保持的车辆信息的车辆信息取得单元、根据车辆信息取 得单元取得的车辆信息生成应该设定为处理程序的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生成 单元、将设定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设定信息通知处理程序的设定信息通知单 元、以及包含于处理程序并且根据由设定信息通知单元通知的设定信息切换处 理程序内部的设定状态的设定信息切换单元,处理程序执行以利用设定信息切 换单元切换的设定状态实现导航功能的处理。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81130号公报
在上述已有的车载设备中,因每一发货目的地,也就是安装的地图数据等 改变车载设备的种类时,就会导致产品种类增加,因此造成制造管理的复杂化 的问题。又,从车载设备制造厂发货的车载设备在汽车制造厂安装到汽车上时, 各发货目的地的汽车的发货量与该发货目的地用的车载设备的订货量(发货量) 不一致的情况下,会发生由于在汽车厂家库存过多或不足而导致的库存管理难 的问题。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也考虑在一台车载设备中安装多个发货目的地用的地 图数据再发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车载设备启动时客户不使用的地图数 据等也有可能进行许可证费用收费,有强行对客户没有使用的服务收费的可 能。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不强 行增加车载设备制造厂家、汽车制造厂家和用户负担的、能够应对多个发货目 的地的车载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载设备具备:存储多个发货目的地用的数据 的存储装置;通过车载网络,接收表示发货目的地的发货目的地数据的车载网 络连接部;根据由车载网络连接部接收的发货目的地数据,判定发货目的地的 发货目的地判定部;以及数据去除部,该数据去除部从存储装置中,去除利用 发货目的地判定部判定的发货目的地用数据以外的数据。该车载设备的多个发 货目的地用数据中含有地图数据、音乐数据以及设施数据,此外还包含音乐数 据等。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其构成为预先在车载设备中存储多个发货目的地用的 数据,根据从车载网络接收的发货目的地数据,判定发货目的地,从存储装置 中去除该判定的发货目的地用的数据以外的数据,因此车载设备的制造厂家能 够制造1个种类的车载设备,汽车制造厂家库存管理变得容易,用户由于只使 用1种数据,因此可以避免支付未用的许可证费用。也就是说,能够提供一种 不强加负担于车载设备制造厂家、汽车制造厂家和用户地、应对多个发货目的 地的车载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车载设备的导航装置的结构的方框 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车载设备的导航装置的动作的流程 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车载设备的导航装置的结构的方框 图。
图4是表示连接于作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车载设备的导航装置的控制组 件模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车载设备的导航装置的动作的流程 图。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车载设备的导航装置的结构的方框 图。
图7是表示连接于作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车载设备的导航装置的控制组 件模拟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车载设备的导航装置的动作的流程 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