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98398.0 | 申请日: | 201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3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严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声器,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发声器。
背景技术
为适应各种音响设备与信息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该类设备中所使用的发声器对应需要更加趋于小型化,以及与所述发声器周边其他元件的配合更加紧凑,特别是随着移动电话轻薄化发展需求,其中所使用的发声器,不仅要求小型化,更要求高音质化和立体声等。
与本发明相关的发声器包括设有振膜的振动系统、设有磁钢的磁路系统以及收容所述振动系统与磁路系统的外壳。为了使产品振动效果更好,从而改善发音效果,所述发声器采用质量比较大的振膜与磁钢,或者是采用两个同样的发声器,但是,质量大的振膜会导致发声器振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采用两个同样的发生器需要比较大的空间,但是超薄型的系统往往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成本也同样较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发音效果的发声器。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发声器,其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收容所述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外壳,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具有容纳空间并且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磁框以及收容在容纳空间中的永磁体组件,所述磁框与永磁体组件之间设有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依附在外壳上并且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振膜与第二振膜、一端与第一振膜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第二振膜连接的音圈骨架、缠绕在音圈骨架上的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所述音圈骨架位于所述磁间隙中,所述磁路系统位于第一振膜与第二振膜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串联。
优选的,所述发声器还设有支撑所述永磁体组件的支撑件,所述永磁体组件设有通孔,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永磁体组件的本体部以及自本体部两相对面朝远离本体部方向延伸的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嵌设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二突出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设有下盖,所述下盖设有向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延伸的与所述本体部抵接的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凹槽,所述第二突出部收容在所述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振膜包括第二折环部以及围绕所述第二折环部外周的第二球顶部,所述第二折环部的一部分夹设在所述本体部以及凸台之间,所述第二球顶部与所述音圈骨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框设有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环形的外壁,所述外壁构成收容所述永磁体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永磁体组件包括两个极芯以及夹设在极芯中间的永磁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振膜与第二振膜、连接第一振膜与第二振膜的音圈骨架、缠绕在音圈骨架上的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所述磁路系统位于第一振膜与第二振膜之间,由于采用音圈骨架把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串联连接,使得音圈在运动中结构更加稳定,振膜的振动效果更好,改善发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声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发声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发声器100,其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收容所述振动系统与磁路系统的外壳41。
一并参照图2及图3所示,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依附在外壳41上并且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振膜11与第二振膜12、一端与第一振膜11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第二振膜12连接的音圈骨架14、缠绕在音圈骨架14上的第一音圈131与第二音圈132,第一音圈131与第二音圈132是串联连接。第一振膜11设有第一球顶部112以及围绕所述第一球顶部112外周的第一折环部111,所述第一折环部111的一部分抵接在外壳41上。第二振膜12包括第二折环部122以及围绕所述第二折环部122的第二球顶部121,音圈骨架1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球顶部112与第一折环部111的结合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球顶部121上。第二振膜12可以对音圈骨架14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可以使振动平衡性和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所述磁路系统位于第一振膜11与第二振膜12之间,并且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磁框22以及收容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永磁体组件21,所述永磁体组件21设有通孔210,所述永磁体组件21包括两个极芯211以及夹设在极芯211中间的永磁体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