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脱色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97982.4 | 申请日: | 201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亮;余学军;孙希孟;刘小培;李中贤;徐丹;刘明;胡卫东;朱鸿飞;陈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8G12/40 | 分类号: | C08G12/40;C08G12/16;C08G12/12;C02F1/56;C02F103/3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脱色 絮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效脱色絮凝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含水溶性染料废水的高效脱色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色度大,浓度高,难降解物质多,COD值高,水质多变,处理该类废水的主要难点在于脱色,目前采用絮凝方法处理印染废水常用的药剂以无机铝盐、铁盐为主,但这些无机絮凝剂对活性染料、酸性燃料和直接燃料等水溶性染料的脱色效果较差,难以达到实际环境治理要求。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作为脱色絮凝剂使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双氰胺甲醛脱色絮凝剂属于阳离子型脱色絮凝剂,它能够破坏和封闭染料分子中带负电的亲水基团,降低其水化作用,使染料分子先脱稳,再絮凝形成沉淀颗粒,而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早期的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分子量较低,作为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时,形成的絮团较小,沉降较慢,影响到后续的分离;在较低温度存放时,容易出现浑浊甚至发生分层和析出盐分的状态。因此一些专家和学者先后通过添加第三组分对其进行改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均未指明添加剂的结构,例如:“一种新型的染料废水脱色混凝剂”(环境科学,1990,11(5):25-29)引入能增加分子质量的改性剂,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和用量,获得了改性的双氰胺甲醛缩聚物,但文中未指出具体的改性剂;“新型阳离子有机絮凝剂的研制”(工业水处理,1996,16(2):20-22)用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入不同添加剂,合成了系列阳离子絮凝剂,但文中未指出具体的添加剂; “新型阳离子絮凝剂KD-1在活性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3):72-74)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以硫酸铝为催化剂并引入添加剂合成了KD-1,该文中未指明具体的添加剂;“新型阳离子型脱色絮凝剂DFT的研制及其脱色性能研究”,(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5,13(19):24-27)在双氰胺、甲醛中引入交联剂T合成出了DFT。以上文献均未指明添加剂的结构,该报道也未指明交联剂T的具体结构;“印染废水脱色絮凝剂的研究”(印染助剂,2006,23(11):31-32)报道了使用尿素部分代替双氰胺,可降低产品成本,但产品的脱色性能略有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色效果好、沉降速度快、稳定性好,适于处理染料废水的高效脱色絮凝剂;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实现:在反应釜中加入双氰胺、尿素、甲醛及氯化铵用量的1/2—2/3,加热升温至30—50℃进行反应,待放热高峰过后,再加入多胺和剩余量的氯化铵进一步进行交联缩合,控制温度在70—100℃,保温2—4小时即得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原料摩尔比为:双氰胺:氯化铵:尿素:甲醛:多胺=1:0.8-1.2:0.3-0.7:2.0-3.0:0.02-0.1;所用的多胺可以是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或端氨基聚醚等。
本发明优点在于:通过引入多胺类化合物增大絮凝剂分子量,使其粘度增大,稳定性好;制备方法易于控制,便于工业化生产。在进行印染废水处理时,本发明产品与未添加多胺类化合物缩合的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相比具有用量少,沉降速度快、脱色效果好等特点。克服了目前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类絮凝剂分子量低,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形成絮团小,沉降速度慢,难以后处理等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进行更好的说明,举实施例如下:
本发明粘度以特性粘度[η](dL·g-1)表示,具体测法如下:30±0.1℃恒温下,以0.05mol/LNaCl溶液为溶剂,用乌氏粘度计采用稀释法求[η](参见《高分子物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制法实施例
1.将120kg双氰胺,50kg氯化铵,30kg尿素,300kg甲醛加入到配有搅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40±2℃,停止加热,此时反应自动进行,待放热高峰过后,再加入5kg乙二胺和剩余的40kg氯化铵,控制温度在85±2℃,保温4小时得产品,固体含量65.3%,[η]=5.35 dL·g-1。
2.将100 kg双氰胺,30kg氯化铵,40kg尿素,280kg甲醛加入到配有搅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45±2℃,停止加热,此时反应自动进行,待放热高峰过后,再加入10kg端氨基聚醚(CGA2-300)和剩余的30kg氯化铵,控制温度在95±2℃,保温2小时得产品,固体含量64.0%,[η]=5.85 dL·g-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管发泡喷枪
- 下一篇:一种手摇式沼气池出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