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轮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7378.1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夫;孟庆勇;蹤雪梅;马玉敏;谢和平;魏广娟;梁媛媛;周海龙;张杰山;魏哲雷;张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B37/00 | 分类号: | B60B37/00;B60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轮 卸车 车轮 布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布局结构,具体是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轮布局结构,属于工程车辆车轮布局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都采用四个轮胎,单侧的两个车轮由驱动电机经过行星齿轮减速器进行驱动,单侧的两个车轮的安装直接影响到轮辋和行星架的受力情况,此外,轮辋安装的可靠性也是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能够正常工作的保障。
众所周知,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载荷,由其是后桥部分,一旦后桥与车轮的布局结构不合理或使用时间过长造成后桥老化,而导致载荷分布不均匀,则很容易造成因后桥发生变形甚至断裂等情况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设备损毁、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的伤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轮布局结构,增强了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与车轮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后桥发生变形甚至断裂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轮布局结构,包括行星架、轮胎、轮辋、轮毂、轴承、轮辋隔套、行星减速器、压块、端盖和双头螺柱,其中行星减速器安装在行星架上,轮毂安装在轴承上,轴承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行星减速器的两端,左侧轴承通过行星架与轮毂上的台阶进行定位安装,右侧轴承通过端盖进行定位安装,轮辋有两个,对称安装在轮毂上,两个轮辋中间安装有轮辋隔套。
轮胎有两个,两个轮胎的对称面与两侧轴承的对称面重合。
轮辋的内壁侧、轮毂的左侧和压块上均开设有楔形面。
左侧轮辋的楔形面与轮毂的左侧楔形面相互对应,右侧轮辋的楔形面与压块上的楔形面相互对应。
轮毂的内部端面开设有内花键,并与行星减速器的花键啮合。
轮毂的外部端面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双头螺柱将压块固定安装在轮辋上,并将两个轮辋压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载荷分布合理,增强了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与车轮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后桥发生变形甚至断裂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星架,2、轮胎,3、轮辋,4、轮毂,5、轴承,6、轮辋隔套,7、行星减速器,8、压块,9、端盖,10、双头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轮布局结构,包括行星架1、轮胎2、轮辋3、轮毂4、轴承5、轮辋隔套6、行星减速器7、压块8、端盖9和双头螺柱10,其中行星减速器7安装在行星架1上,轮毂4安装在轴承5上,轴承5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行星减速器7的两端,左侧轴承5通过行星架1与轮毂4上的台阶进行定位安装,右侧轴承5通过端盖9进行定位安装,轮辋3有两个,对称安装在轮毂4上,两个轮辋3中间安装有轮辋隔套6。
轮胎2有两个,两个轮胎2的对称面与两侧轴承5的对称面重合。
轮辋3的内壁侧、轮毂4的左侧和压块8上均开设有楔形面,左侧轮辋3的楔形面与轮毂4的左侧楔形面相互对应。
右侧轮辋3的楔形面与压块8上的楔形面相互对应。
轮毂4的内部端面开设有内花键,并与行星减速器7的花键啮合。
轮毂4的外部端面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双头螺柱10将压块8固定安装在轮辋3上,并将两个轮辋3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向外翻压多边形纸盒的折叠方法
- 下一篇:超低温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