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纹伊蚊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97055.2 申请日: 2011-07-14
公开(公告)号: CN102246820A 公开(公告)日: 2011-11-23
发明(设计)人: 赵彤言;李春晓;董言德;汪中明;郭晓霞;刘美德;张映梅;邢丹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59/00 分类号: A01N59/00;A01N37/36;A01P19/00;A01M1/02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纹伊蚊 引诱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纹伊蚊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纹伊蚊俗称“亚洲虎蚊”,嗜吸人血且吸血凶猛,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也是城市灭蚊的主要蚊种之一。

以往的研究发现,雌蚊会对人体汗液做出行为反应,而汗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乳酸、氨和和尿素等。早年的报道认为,乳酸只有在CO2存在时才表现出活性。但最近的报道认为,占皮肤代谢物20%-30%的乳酸可单独作用于埃及伊蚊,对于引诱埃及伊蚊是非常必需的,但乳酸本身仅有轻微引诱作用,这就表明乳酸可能与其他未确定的体味成分有协同作用,但当皮肤代谢物中的乳酸被分解后,其他物质不再对埃及伊蚊表现出任何活性。另外,通过对吸血后蚊虫的生理学研究发现,埃及伊蚊吸血后就会停止寻找寄主的行为,其对乳酸敏感的感觉神经细胞的敏感性下降,这种下降与其停止寻找寄主的行为是一致的,产卵后其乳酸敏感性又恢复正常,这个试验也支持了乳酸在蚊虫寄主搜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捕获蚊虫的引诱剂。

本发明提供的引诱剂,其有效成分为质量比(15-20)∶(5-15)的乳酸和氨。

所述乳酸、所述氨的质量比为20∶15或15∶15或15∶10或10∶15或20∶15或20∶10。

所述乳酸的存在形式为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

所述氨的存在形式为含有氨水的凝胶剂;

所述引诱剂由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和含有氨水的凝胶剂组成;

所述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按照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将所述乳酸与β-环糊精混匀,得到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

所述含有氨水的凝胶剂按照包括如下步骤方法制备:

1)将乳化剂和白油混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氨水和水混匀至出现白色膏状物,得到混合物B;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B与所述β-环糊精混匀至固化,得到含有氨水的凝胶剂。

所述乳化剂为S-305;购自广州桦庆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氨水为氨气的水溶液;

所述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和所述含有氨水的凝胶剂均为独立包装,且同时使用。

所述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中,所述乳酸与所述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0.5-1.5)∶(3.5-4.5);

所述含有所述氨水的凝胶剂中,所述乳化剂、所述白油、所述氨水中的氨和所述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0.25∶0.25∶(0.25-0.75)∶0.5。

所述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中,所述乳酸与所述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4或1.5∶3.5、0.75∶4.25或0.5∶4.5;

所述含有所述氨水的凝胶剂中,所述乳化剂、所述白油、所述氨水中的氨和所述β-环糊精的质量为0.25∶0.25∶(0.25、0.5或0.75)∶0.5。

所述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和所述含有氨水的凝胶剂均为密封独立包装;

所述蚊虫为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用于捕获蚊虫的引诱剂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制备所述的引诱剂中的所述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和所述含有所述氨水的凝胶剂;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含有所述乳酸的粉剂和所述含有所述氨水的凝胶剂分别密封独立包装,得到密封独立包装试剂A和密封独立包装试剂B;

3)将步骤2)得到的密封独立包装试剂A和步骤2)得到的密封独立包装试剂B进行包装,得到用于捕获蚊虫的引诱剂。

所述蚊虫为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所述的引诱剂在制备捕获蚊虫产品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或所述的引诱剂在捕获蚊虫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蚊虫为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特异性对白纹伊蚊具有引诱活性的引诱剂,首次将乳酸和氨作为对蚊虫的引诱剂协同使用,通过挥发的气味物质引诱蚊虫,通过多次现场实验测试乳酸∶氨的最佳配比,显示两者在各自选用20%和10%的质量配比时,对白纹伊蚊的引诱效果最优,可以增强蚊虫引诱装置对白纹伊蚊引诱效果的5.3,可用于白纹伊蚊的种群监测和诱杀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