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96082.8 | 申请日: | 201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保安;范文雪;唐印;张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郑乘澄 |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绞吸式 挖泥船 疏浚 淤泥 脱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疏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绞吸式挖泥船疏挖的河湖底泥大多采用堆场存放,由于淤泥含水率较高,并且沉降性能差,因此堆场占地较大,淤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后,表面虽然干化,内部还呈水性胶状。
化学絮凝是进行固液分离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手段就是向疏浚出的淤泥中投加化学絮凝剂。絮凝剂被投入到污染底泥中时,絮凝剂会由于搅拌及布朗运动而使得粒子间产生碰撞,粒子便经由不同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开始凝集,较大颗粒粒子从水中分离而沉降。絮凝剂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在实际工程中,以聚丙烯酰胺(PAM)等为主的絮凝剂药剂,对余水中的泥水分离,能够起到很明显的作用,加快淤泥中的固体悬浮物沉淀。但现有的化学絮凝方法不能很好地进行疏浚淤泥脱水,存在水环境治理的成本高,堆场空间占用大,干化时间长,土地占用多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切实可行,经济实用,降低了水环境治理的成本,减小堆场空间,缩短干化时间,减少土地占用等特点的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
本发明是利用化学絮凝分离和土工织物物理过滤相结合而实现脱水的一种方法。
土工织物过滤工艺是将淤泥充入袋体的土工纺织品中,通过底泥自身重力作用和袋体材料本身的滤水作用,实现淤泥的脱水。经过土工纺织品过滤截留,99%的淤泥固体物会留下来,体积减少80%以上。同时,从土工纺织品中滤出水的水质完全达到了相应的排放标准。该工艺是将织物本身作为纳泥装置,所以在工程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与疏浚设备进行能力匹配使其具有实效性、推广性。
本发明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其特点是疏浚淤泥脱水包括以下步骤:
1) 疏浚淤泥絮凝:向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中投加絮凝剂,疏浚淤泥与絮凝剂进行混合沉淀脱水;
2) 土工织物脱水:疏浚淤泥与絮凝剂混合后,填充入土工织物滤水,实现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的脱水。
本发明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其特点是: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或/和聚合氯化铝。
所述的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其特点是: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70-120 mg/L,浓度为0.02%-0.03%;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480-580 mg/L,浓度为0.12%-0.13%;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480-520 mg/L,浓度为0.12%-0.13%,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重量比为1:18-22。
所述的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其特点是:疏浚淤泥与絮凝剂混合时,由螺杆泵将调配好的絮凝剂,泵送送入排泥管线中,使疏浚淤泥与絮凝剂进行初步混合,再经过混合装置进行充分混合。
所述的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其特点是:土工织物为聚丙烯材质,织造结构为斜纹机织并加捻。
所述的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其特点是:斜纹机织孔径为0.3mm-0.7mm。
所述的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方法,其特点是:土工织物为斜纹机织管袋,斜纹机织管袋逐层堆放进行滤水处理。
本发明小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淤泥脱水新方法,主要包括絮凝剂和土工织物两方面。
(1)絮凝剂方面。以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容积指数(SVI)及上层液水质指标CODCr、SS、絮凝团大小、上层液外观、泥饼含水率、pH值等指标作为泥水分离效果的考察指标,确定优选合适化学絮凝剂的类型及最佳投加量范围及最佳投加浓度。
针对浓度为10%~30%环保疏浚泥水混合物,可采用3类絮凝剂及最佳投加量范围及最佳投加浓度分别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6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压高稳定性辐照聚合材料
 - 下一篇:可调节张紧的辊轴传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