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6007.1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光;郭旋;田文德;张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 金属 复合 絮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用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絮凝是一种重要的水质净化方法,在饮用水处理和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在饮用水处理中,絮凝沉淀是去除原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的有效手段;在污水处理中,可以作为生化处理前的预处理,也可以与生化处理同步强化进行,可以高效去除悬浮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聚硅酸金属盐复合混凝剂在使用时需要外加大量的碱化剂,例如NaOH等,来增强混凝剂的碱化度和聚合程度,使水处理的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聚硅酸金属盐复合混凝剂需要外加的碱化剂来增强混凝剂的碱化度和聚合程度,使水处理的成本增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按重量份数比由35~45份的硅酸盐、25~40份的铝盐、25~40份的铁盐、0.1~30份的辅剂A和0.1~30份的辅剂B制成,其中硅酸盐为硅酸钠或硅酸钾,铝盐为硫酸铝或氯化铝,铁盐为硫酸铁或氯化铁,辅剂A为磷酸盐、氧化钙、聚丙烯酰胺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辅剂B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
本发明的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35~45份的硅酸盐、25~40份的铝盐、25~40份的铁盐、0.1~30份的辅剂A和0.1~30份的辅剂B;二、将步骤一称取的硅酸盐配制成浓度为0.1mol/L~0.2mol/L的水溶液,然后调节溶液的pH为2~4,搅拌20min~40min,然后静置10min~20min,得到聚硅酸溶液;三、将步骤一称取的铝盐、铁盐、辅剂A和辅剂B加入到步骤二得到的聚硅酸溶液中并混合均匀,得到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其中步骤一中的硅酸盐为硅酸钠或硅酸钾,铝盐为硫酸铝或氯化铝;铁盐为硫酸铁或氯化铁;辅剂A为磷酸盐、氧化钙、PAM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辅剂B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
本发明的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为透明、均一的液体,pH为0.4~1.5。本发明的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中的铝盐、高铁盐以及聚硅酸盐聚合而成的无机或无机-有机高分子物质,因而充分发挥了该复合絮凝剂各组分的良好的电性-中和、吸附架桥以及网捕卷扫作用。铝盐、铁盐的复合能充分发挥铝、铁絮凝剂的优点,铝盐絮凝剂絮体大,脱色性能好、铁盐絮凝剂絮体密实、沉降速度快等特点。复合絮凝剂在在水中的水解物具有为三价阳离子,具有较高正电荷的羟基多核络合物,对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以及磷酸根产生电性-中和作用以及缔合吸附作用,形成水溶性低的离子缔合物。辅剂B的引入,促使复合絮凝剂在水解过程中形成大量氢氧化物絮体沉淀其内部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一部分胶体和颗粒物,同时絮体沉淀时也可以网捕卷扫杂质颗粒物,从而达到除污效果。聚硅酸盐和金属盐的聚合,增长了絮凝剂的分子链、增大了其分子量,大大提高了絮凝剂粘结聚集、吸附架桥效能。
本絮凝剂可用于饮用水除浊、生活污水除悬浮物和COD、工业废水除浊除色等,并对废水中的磷有很好的去除的效果,对水温和pH值适应能力强。利用该复合絮凝剂处理温度为15℃的生活污水(SS:100~200mg/L;COD,350~500mg/L;PO43-P,3~5mg/L;NH4+-N,30~50mg/L;)时,其对悬浮物、COD和PO43--P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可达99%、75%和99%;而且投加量低,在投加量为80mg/L时,即可达到最佳效果。在常温条件下,絮凝剂最佳投加量相应减小到60mg/L。本发明的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具有投量少、去除效果更好、温度、pH值以及水质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且不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成本低,可广泛用于水处理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按重量份数比由35~45份的硅酸盐、25~40份的铝盐、25~40份的铁盐、0.1~30份的辅剂A和0.1~30份的辅剂B制成,其中硅酸盐为硅酸钠或硅酸钾,铝盐为硫酸铝或氯化铝,铁盐为硫酸铁或氯化铁,辅剂A为磷酸盐、氧化钙、聚丙烯酰胺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辅剂B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
本实施方式中当辅剂A为组合物时,各辅剂以任意比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6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