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5572.6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付军;杨世宽;刘伟;高金刚;于勇;王宏杰;郑杰;刘虎;崔昊;盛锋;王应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沈阳鑫通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4 | 分类号: | B21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冷态弯制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导轨装置(2),导轨装置(2)上设有可沿导轨方向自由移动的正向推动模具(3),所述的正向推动模具(3)的前部为圆弧形,圆弧形外边缘开有凹槽(31),正向推动模具(3)上设有驱动杆(4),驱动杆(4)穿过驱动杆基座与驱动装置相连;在导轨装置(2)的两侧对称设有侧向导向滑轮装置,并且导轨装置(2)两侧分别设有可沿垂直于导轨方向自由移动的侧向推动滑轮(8),所述的侧向推动滑轮(8)上设有驱动杆(9),驱动杆(9)穿过驱动杆基座(10)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正向推动模具(3)、侧向导向滑轮装置、侧向推动滑轮(8)都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装置(2)包括两条平行设置在底板(1)上的导轨,每条导轨上设有若干滚轴(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推动模具(3)的前端设有棒体固定装置(5),棒体固定装置通过插销(53)与正向推动模具(3)连接;所述的棒体固定装置(5)包括U形座(51),U形座(51)内设有垫块(54),垫块(54)内侧设有凹槽,垫块(54)的外侧设有调节螺栓(55)。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向导向滑轮装置包括沿导轨方向设置的侧向导向小滑轮(6)和侧向导向大滑轮(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设备,其特征在于:侧向推动滑轮(8)设置在侧向导向小滑轮(6)和侧向导向大滑轮(7)之间;侧向导向小滑轮(6)、侧向导向大滑轮(7)、侧向推动滑轮(8)均能够沿各自的中心轴自由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推动模具(3)的凹槽、棒体固定装置(5)中垫块的凹槽,以及侧向导向小滑轮(6)、侧向导向大滑轮(7)、侧向推动滑轮(8)的滑轮槽的半径均等于或略大于U形杆的杆体半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推动模具(3)为半圆形,侧向导向小滑轮(6)和侧向导向大滑轮(7)的外边缘分别与正向推动模具(3)的圆弧0度位置相切,或者与正向推动模具(3)的圆弧0度位置切线略有距离。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推动模具(3)的前部为半圆形,后部两侧为直线或向内倾斜的平滑曲线形状。
9.一种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待加工的棒体置于可沿导轨移动的正向推动模具的圆弧形凹槽前端,并在正向推动模具的两侧通过侧向导向滑轮对棒体进行限位导向,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正向推动模具沿导轨运动,使棒体在侧向导向滑轮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U形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U形杆的冷态弯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U形杆的两个直段部分形成平行于导轨的直杆后,分别在两个直杆的外侧沿垂直于导轨的方向施加侧向推力,使两个直杆向内侧形成过量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沈阳鑫通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沈阳鑫通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55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