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斗式自卸箱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95176.3 | 申请日: | 201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8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晗鸣;李佳峻;王洪乙;刘松;李家平;刘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6C3/00 | 分类号: | B66C3/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周艳红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头等处用于装卸货物的设备,具体地指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
背景技术
应用散装货船或驳船运输粮食、沙石、矿砂及煤炭等散装货物到港后,通常是利用抓斗式起重机或吊篮将货物从船舱中一斗一斗地吊到码头上,再由运输卡车运走。这种方法每次只能吊运起1~2吨左右的货物,既耗时又费力。以载货160吨煤炭的船舶为例,采用抓斗式起重机或吊篮将全部货物从船舱中吊出需耗时3个小时左右,卸货时间太长,已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能够一次性将更多货物吊运至码头并方便的卸货,显著地缩短卸货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包括可移动的、用于吊装货物的漏斗式箱体,以及固定在码头上、与所述漏斗式箱体相配置的V型固定架;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上端设有吊运架,用于和码头上的行车起重设备连接;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下端设有带驱动接头的移动门,用于开闭漏斗式箱体下端的卸料口;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套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移动门上的驱动接头衔接,用于驱动移动门的开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门为对开平移的两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螺杆和滑块,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连接,螺杆位于两块移动门下方且在两块移动门处的螺纹旋向相反,滑块设有与螺杆匹配的内螺纹并套接在螺杆上;两块移动门下方均设有滑块,所述驱动接头为设置于移动门下表面、与所述滑块插接配合的固定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两套,分别设置于固定架上、移动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两块移动门上设有锁紧挂钩,用于关闭时两块移动门的锁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门下表面沿移动门开闭方向设有至少一根滑条;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滑条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条为三根,分别设置于移动门的中间和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上部呈长方体,下部呈倒锥型,倒锥型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0~4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下部设有与固定架的V型面匹配的定位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现有一次吊运1~2吨货物相比,能够最多一次性吊运50~75吨货物,且卸货方便,使卸货速度提高了10~15倍,极大地缩短了卸货时间;2)减少卸货次数的同时,还节省了人员,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3)本系统还可以设置于运输卡车或火车上,通过可移动传送带完成货物的自卸过程,实现公路或铁路运输,并且装载的货物适用于各种散装干货,极其具有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系统卸货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移动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中:1—漏斗式箱体,2—移动门,3—滑条,4—固定环,5—锁紧挂钩,6—滑槽,7—固定架,8—螺杆,9—滑块,10—吊运架,11—定位斜面,12—传送带,1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未经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5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液压工程机械的二自由度下降式液压门架
- 下一篇:一种并联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