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煤自生介质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95110.4 | 申请日: | 201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侠;曹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鲁之南矿山洗选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3B5/66 | 分类号: | B03B5/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原煤 自生 介质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煤处理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对入洗原煤自生介质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跳汰机入料原煤一种是不经处理就进入跳汰机,另一种是在入料溜槽上加入一水管只简单的进行冲洗。现有技术无法有效脱泥降灰,入洗量很低,对含泥量多的原煤处理效果更差。而且煤团分选不彻底,进而严重影响原煤入洗量及洗精煤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煤自生介质处理装置本发明原煤自生介质处理器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的新型原煤处理装置可以对跳汰入洗原煤结块进行粉碎和润湿的设备,可有效脱泥降灰,提高入洗量,对含泥量多的原煤效果更明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原煤自生介质处理装置,包括由入料槽1、机壳2、出料槽3、电机减速机4、喷水管装置5、电机减速机座6、搅拌处理装置13、控制系统8、管道泵9、稳压水管10、皮带机11。所述入料槽1置于壳体2上部,壳体2下部接有出料槽3;搅拌处理装置13置于原煤自生介质处理装置中间部位,搅拌处理装置13与电机减速机4固定连接;喷水管5置于搅拌处理装置1上方;电机减速机4固定在电机减速机座6上;控制系统8控制电机减速机4;管道泵9与稳压水管10贯通连接。
所述电机减速机4为2个,分别固定在电机减速机座6上。
所述搅拌处理装置13设置搅拌片12,搅拌片12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在搅拌处理装置轴7。
所述搅拌片12在搅拌处理装置轴7圆周上成一定角度螺旋排列。
所述搅拌片12可方便拆卸。
所述喷水管装置5为4个。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效果是:本发明原煤自生介质处理器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的新型原煤处理装置可以对跳汰入洗原煤结块进行粉碎和润湿的设备,可有效脱泥降灰,提高入洗量,对含泥量多的原煤效果更明显。而且可以利用原煤自身含有的粘土、细沙、泥隔、页岩粉、矸石粉等细颗粒,根据煤的比重设定转速用变频控制,通过适宜配水在原煤介质预处理机中悬浮搅拌混合形成悬浮液即自生介质,使分选中实际煤的密度与介质密度差距小,分选效果好。原煤在搅拌装置中与自生介质摩擦搅拌,避免煤团分选不彻底,并用介质把原煤均匀送入到主机设备中。满足主洗设备床层平稳的要求,进而提高原煤入洗量及洗精煤质量。原煤自生介质处理器是跳汰机洗煤不可缺少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煤自生介质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原煤自生介质处理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原煤自生介质处理装置搅拌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1为入料槽,2为机壳,3为出料槽,4为电机减速机,5为喷水管装置,6为电机减速机座,7为搅拌处理装置轴,8为控制系统,9为管道泵,10为稳压水管,11为皮带机,13为搅拌处理装置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原煤自生介质处理装置进一步说明:
由图1和图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原煤通过皮带机11进入入料槽1。壳体2上部接有入料槽1,搅拌处理装置13置于原煤自生介质处理装置中间部位,壳体2下部接有出料槽3。喷水管5置于搅拌预处理装置13上方为原煤自生介质处理提供介质水,且喷水管中高压水对入洗原煤进行冲洗。电机减速机4置于电机减速机座6上,为搅拌预处理装置13提供动力。控制系统8控制电机减速机4的启东,停止及转速,管道泵9为喷水管5提供水。稳压水管10起到稳定水压作用。
由附图3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组件之一的搅拌处理装置。
电机减速机4为搅拌处理装置13提供动力,搅拌片12在搅拌处理装置轴7上成一定角度的螺旋排列。搅拌片12为可以方便拆卸的铸钢齿形件,损坏便于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鲁之南矿山洗选机械研究所,未经枣庄鲁之南矿山洗选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5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上行链路秩自适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巴马汀的新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