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坡防治中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4711.3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殷跃平;闫金凯;门玉明;李滨;肖尤元;贺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坡 防治 微型 性状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桩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桩由于其具有非开挖施工、对滑体扰动小、以及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而在滑坡防治中尤其是滑坡应急抢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由于微型桩的桩径较小,长径比大,单桩的抗弯刚度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群桩的形式进行抗滑。在滑坡防治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群桩的设计方法,然而,由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且目前对此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形成客观且成熟的设计方法,因此,微型桩在滑坡防治中的广泛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阻力。
目前,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方法一、现场试验方法。该方法通常是在实际的滑坡防治工程中对微型桩采取一定的监测手段,以获取微型桩的受力变形特性。
方法二、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通常是采用基于参数计算的方式来获取微型桩的性状特性。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
针对方法一,由于实际工程都是以防治为目的,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时通常会赋予一定的安全系数,这样,微型桩的受力通常达不到使其发生变形破坏的程度,从而该方法很难获取到微型桩性状的有效数据。另外,由于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钻孔-配筋-灌浆的施工顺序,因此,很难埋设用于测试微型桩受力的土压力盒,从而微型桩所受的土压力以及微型桩附近的岩土体中的土压力很难准确获得。
针对方法二、由于计算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参数通常是由人的主观因素来决定的,因此,该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有待进一步商榷。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准确获得微型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状,从而有利于微型桩在滑坡防治中的推广应用,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填筑方式制作滑床;在所述滑床上开挖多个微型桩槽,将设置有微型桩受力监测装置的微型桩放置于所述微型桩槽中,且每一微型桩槽中放置一个或多个微型桩;分层填筑所述微型桩槽,并在所述分层填筑过程中,在距离所述微型桩第一距离处放置水平压力监测装置;在所述滑床的滑面上设置滑膜,并在所述滑膜上分层填筑,形成滑体,且在填筑滑体过程中,在距离微型桩第二距离处放置水平压力监测装置;在所述滑体上制作坡面,并设置桩顶联系梁和桩顶位移监测装置;在所述滑体的坡顶加载,获取各监测装置输出的监测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较佳的,前述的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其中通过填筑方式制作滑床包括:以土为滑床介质,通过分层填筑方式制作滑床,所述滑床的滑面是根据预设计的滑面形状去除滑床上相应位置的土而形成的。
较佳的,前述的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微型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微型桩受力监测装置包括钢筋计和/或应变片。
较佳的,前述的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微型桩受力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微型桩的纵向钢筋上,且所述微型桩上在距离滑面或坡顶预定距离范围内的微型桩受力监测装置的设置密度高于其它范围内的微型桩受力监测装置的设置密度。
较佳的,前述的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滑膜包括:至少一层塑料薄膜。
较佳的,前述的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其中放置水平压力监测装置包括:在填筑到预定高度时,开挖水平压力监测装置槽,将所述水平压力监测装置放置于所述水平压力监测装置槽中,并在水平压力监测装置与水平压力监测装置槽壁间填充干燥颗粒物质。
较佳的,前述的滑坡防治中的微型桩性状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形成滑体过程中还包括:在滑体中边界位置设置一条或两条竖向的砂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4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产品内散热导风结构
- 下一篇:真空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