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工程散装乳化基质气动装填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92244.0 | 申请日: | 2011-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薛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世忠 |
| 主分类号: | F42D1/10 | 分类号: | F42D1/10;F42D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工程 散装 乳化 基质 气动 装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爆破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工程散装乳化基质气动装填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隧道工程爆破仍然主要采用包装炸药小药卷装填,通过人工用木棍逐节推装入炮孔,这种爆破施工工艺普遍采用的是具有雷管感度的1.1级危险等级的爆炸品,其生产、储存、运输、保管、装填过程中安全性较差,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包装炸药小药卷会造成包装材料大量浪费,且这种火工产品其炮烟生成量大,易于造成较大污染,导致爆破后通风排烟的时间延长。
现有隧道工程爆破所采用成品包装小药卷炸药,需要人工现场用木棍逐节推装入炮孔,装药费时,劳动效率低,且炸药卷需使用石蜡纸筒或塑料筒、塑料中包袋、垫板、纸箱、包装带包装,制造成本高且会造成包装材料浪费。
这种爆破施工方法由于不能在炮孔内实现全耦合装药,难以有效排除孔内的积水,因此爆破效果较差,且浪费穿孔成本。
现有隧道工程爆破所使用的炸药卷,多为粉状硝铵炸药或包装乳化炸药,炸药本身配方较为复杂,包装材料多,其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排放量为70L/kg左右,爆破后需要较长通风时间,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而且炸药密度出厂后是固定值,不可调、不能随着岩石条件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作调整。
而且这种成品包装小药卷炸药均具备8号工业雷管感度,其生产、运输、储存、装填过程中为1.1级危险等级,从炸药生产到现场装药不具备本质安全化水平。
目前有一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不属于隧道工程专用的炸药基质装填设备,其投资较大,采用电动机动力,存在电源漏电危害,且由于车体较大,井下移动受限制,这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没有保温系统,而且装填的是粘度较高的普通乳化炸药基质产品,其乳化炸药输出软管易造成阻塞,并且基质炮烟生成量较大,安全装置仅具有超压、缺料报警装置,本质安全化水平欠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隧道工程爆破施工工艺受装填设备技术和散装乳化炸药制造技术的制约,在实现低碳环保散装炸药技术及机械化装药方面急待技术突破。
发展隧道散装乳化炸药是工信部提出的十二五重点发展项目,目前我国的乳化炸药自动装填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属于起步阶段,因而在我国大力发展隧道散装乳化炸药自动装填设备是目前民爆产业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我国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和公路建设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隧道工程爆破的散装乳化基质气动装填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工程散装乳化基质气动装填设备,包括乳化基质储送装置、敏化液储送装置以及清洗水储送装置,其中乳化基质储送装置中包括用以储存乳化基质的乳化基质容器和乳化基质过滤装置,以及用以泵送乳化基质的基质泵,敏化液储送装置中包括用以储存敏化液的敏化液容器及敏化液过滤装置,以及用以泵送敏化液的敏化液泵,清洗水储送装置包括用以储存清洗水的清洗水容器及清洗水过滤装置,以及用以将乳化基质和敏化液注入炮孔的注入器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装填装置,所述气动装填装置包括压缩空气气源和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做为动力源与基质泵和敏化液泵相连并驱动其泵送乳化基质和敏化液。
可选的,所述基质泵为柱塞泵。
可选的,所述基质泵和敏化液泵合并为双组份联动柱塞泵,所述双组份联动柱塞泵的柱塞位于液压缸内往复运动,其两端通过单向阀分别吸纳并泵送乳化基质和敏化液。
可选的,还包括与压缩空气气源及乳化基质储存容器相连的泄压阀。
可选的,所述压缩空气气源和气动马达之间的气路管路上还设置有用以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杂质的油水分离装置。
可选的,还包括用以采集、储存及远程控制乳化基质及敏化液泵送参数的计算机及其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
可选的,所述计算机内置有用于记录气动装填设备工作循环次数和乳化基质及敏化液泵送量的计数模块和显示模块。
可选的,所述混合器为静态混合器。
可选的,所述乳化基质储存容器还包括用以保持乳化基质温度的保温装置。
可选的,所述隧道工程散装乳化基质气动装填设备还包括承载固定各部件的固定支架。
可选的,乳化基质是5.1级危险等级的氧化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以下的一点或几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世忠,未经薛世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2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分配系统、方法、网关装置和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