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降膜蒸发再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91858.7 | 申请日: | 2011-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彦;陈勇;宁永林;宁晓初;金小龙;赵柏澍;王爽;范琳琳;李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晓初 |
| 主分类号: | B01D1/22 | 分类号: | B01D1/22;B01D1/30;B01B1/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 地址: | 132101 吉林省吉林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蒸发 再沸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醇和氯化氢分离装置,是一种高效降膜蒸发再沸器。
背景技术
现有醇和氯化氢分离装置,一种是采用搪玻璃反应釜,石墨冷凝器、蒸溜塔、真空泵等将反应釜中物料加热,醇升温气化,同时放出氯化氢,进入冷凝器冷凝,其不足之处是装置产能小,能耗高,成本高,物料处在高温气化区时间长,泄漏气体又是易燃易爆,含酸气体在高温区长时间停留对设备损坏率高,设备使用寿命低,存在着安全隐患。第二种是采用塔式脱醇脱酸工艺、塔式蒸发器占地面积大,设备高度高,需要建18.5米高的生产厂房,因垂直下料蒸发器需要增加蒸气压力升温,在负压生产时气化温度低,一但停电蒸发塔中物料形成常压时,物料快速升温,醇气体形成正压,存在着安全隐患;后期设备高度降低,只需11米高的生产厂房,采用列管式降膜蒸发器反应加热,其不足之处是由于树脂与石墨体膨涨系数不一致,所以在高温时造成粘结设备不能太长,而生产工艺中要求工艺条件是物料必须要在一定流程中完成脱醇、脱酸任务,因设计结构不合理,存在着难以控制,脱醇、脱酸效率低,石墨制吸收堰采用浸渍石墨直管,直管与分配盘螺丝连接,在连接部位存在着漏液现象,直接影响成膜效果,其成膜率低,脱气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创造性组合和实质性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高度低,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分离效率高、效果好,节能环保,操作简单,使用压力低,安全性能高的高效降膜蒸发再沸器。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降膜蒸发再沸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筒体3,筒体3下端与下盖板19固连,下盖板19上置有下封头2,在下封头2内固连有下接管1,在筒体3内从下至上依次累积设有至少两块多孔蒸发再沸块体18、分配锥体4、薄膜蒸发吸收下单体块16、至少一块薄膜蒸发吸收中间单体块20、薄膜蒸发吸收上单体块21,在薄膜蒸发吸收上单体块21上置有气液分配盘6,气液分配盘6上方为气液混合室8,气液分配盘6固连有若干个吸收堰7与气液混合室8连通,在气液混合室8上部置有除雾器13,气液混合室8顶端通过石墨盖板9与上盖板10固连,在上盖板10内固连有石墨接管11,在筒体3上部设置蒸汽进口d,在筒体3下部设置蒸汽出口e,在气液混合室8上设置混合液态物料入口a,下接管1的下端为磷酸三乙酯出口c,石墨接管11的上端为Hcl、C?H5OH气体出口b。
在所述混合液态物料入口a处的气液混合室8内置有稳压环14。
在所述两块多孔蒸发再沸块体18相接触面、薄膜蒸发吸收上单体块21、薄膜蒸发吸收中间单体块20和薄膜蒸发吸收下单体块16相接触面上均设有稳流环槽22。
在所述薄膜蒸发吸收上单体块21与薄膜蒸发吸收中间单体块20的中心孔相接处设有内折流板15。
在所述薄膜蒸发吸收中间单体块20与薄膜蒸发吸收下单体块16相接触面之间和/或在所述两块多孔蒸发再沸块体18相接触面之间均设有折流板17。
本发明的高效降膜蒸发再沸器的优点体现在:
1.由于采用薄膜蒸发时再沸,在一个设备中完成了蒸发停留时间,使混合液态物料在进入气液混合室形成薄膜,升温蒸发快,混合液态物料下行再沸时温度控制准、延长停留时间、换热面积大、用蒸气量小、设备蒸气压力低,效果好;
2.由于采用合体式蒸发再沸,形成双效蒸发,一薄膜蒸发、二再沸蒸发,其结构合理,减少设备投入,整套设备高度低,厂房无需建高,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维护成本低;
3.由于整体设备高度的降低,相关的冷凝设备位置也同时降低高度,同时冷却循环水的输送压力也降低,可连接较小扬程的水泵,节约电能消耗;
4.由于采用石墨材料具有耐酸腐蚀,又耐高温,石墨比搪玻璃的热传导系数高,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节能环保,使用安全,寿命长;
5.由于薄膜蒸发吸收上单体块、薄膜蒸发吸收中间单体块和薄膜蒸发吸收下单体块构成的膜式蒸发器下设置分配锥体,分配锥体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件,为高效蒸发、再沸或循环再沸创造了条件;
6.由于在混合液态物料入口处的气液混合室内置有稳压环;在两块多孔相接触面、薄膜蒸发吸收上单体块、薄膜蒸发吸收中间单体块和薄膜蒸发吸收下单体块相接触面上均设有稳流环槽;在薄膜蒸发吸收上单体块与薄膜蒸发吸收中间单体块的中心孔相接处设有内折流板,能够使混合液态物料分布均匀,并稳压、湍流流动,分离效率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降膜蒸发再沸器结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晓初,未经宁晓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