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溶剂环氧玻璃鳞片涂料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1623.8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范云鹏;林竹;王志涛;韩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163/02 | 分类号: | C09D163/02;C09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玻璃 鳞片 涂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防腐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溶剂环氧玻璃鳞片涂料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发展,平台建设进入快速成长期,钢结构防腐涂料用量随之大幅增加,现有的环氧玻璃鳞片涂料大多为溶剂型,溶剂挥发造成涂层空隙率和收缩率增大,易形成局部应力集中,使涂层脆性大,附着力、抗渗透性和抗冲击性能降低;涂层较厚时,溶剂易滞留在涂层内部,影响涂层致密性;溶剂含量高,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溶剂环氧玻璃鳞片涂料,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环保、耐腐蚀、机械性能强的无溶剂环氧玻璃鳞片涂料。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无溶剂环氧玻璃鳞片涂料,由十种组分组成,其中:
1、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国内有多家生产厂生产并销售产品。
2、活性稀释剂660A:化学名称:丁基缩水甘油醚,又称环氧丙烷丁基醚,简称BGE,用作环氧树脂的活性稀释剂。无锡市品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并有产品销售。
3、硅油:化学名称:聚二甲基硅氧烷,作涂料消泡剂,青岛中宝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并有产品销售。
4、EP 2440附着力促进树脂:
钱逢麟主编国内外涂料助剂品种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15页。厂商:赫斯公司
5、炭黑:粒径介于10~500μm之间。
6、钛白粉:又称锐钛型GR复合钛白,平均粒径≤2μm,厂商:滁州格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7、三聚磷酸铝:分子式:AlH2P3O10;325目筛余物≤0.5%,厂商:诺诚微细粉体工业有限公司。
8、有机膨润土流变助剂881-B:(厂商:临安市青虹化工助剂厂)
9、玻璃鳞片:80目,玻璃鳞片在涂层中是重叠排列的,因此对涂膜的抗渗透性起了很大作用。河北省文安县五阳防腐材料厂有产品销售。
10、环氧固化剂H633:技术指标:
厂商:常州汉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无溶剂环氧玻璃鳞片涂料:是由A液和B液组成,其中A液由1重量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0.1~0.15重量份活性稀释剂660A、0.0005~0.001重量份硅油、0.001~0.005重量份EP 2440附着力促进树脂、0.001~0.005重量份炭黑、0.05~0.1重量份钛白粉、0.1~0.2重量份三聚磷酸铝、0.01~0.05重量份有机膨润土流变助剂881-B、0.1~0.5重量份80目玻璃鳞片组成;B液由环氧固化剂H633组成,使用时由1重量份A液与0.2~0.25重量份B液混合而成。
无溶剂环氧玻璃鳞片涂料,其特征是由A液和B液组成,其中A液由1重量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0.13重量份活性稀释剂660A、0.0008重量份硅油、0.002重量份EP 2440附着力促进树脂、0.002重量份炭黑、0.09重量份钛白粉、0.15重量份三聚磷酸铝、0.05重量份有机膨润土流变助剂881-B、0.4重量份80目玻璃鳞片组成;B液是环氧固化剂H633,使用时由1重量份A液与0.2重量份B液混合而成。
无溶剂环氧玻璃鳞片涂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由A液和B液组成,其中A液在1重量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中加入0.1~0.15重量份活性稀释剂660A加以分散溶解,再加入0.0005~0.001重量份硅油、0.001~0.005重量份EP 2440附着力促进树脂,高速搅拌,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0.001~0.005重量份炭黑、0.05~0.1重量份钛白粉、0.1~0.2重量份三聚磷酸铝、0.01~0.05重量份有机膨润土流变助剂881-B,然后用砂磨机研磨0.5~1h,之后加入0.1~0.5重量份80目玻璃鳞片,混合均匀,制成A液;B液是环氧固化剂H633,使用时由1重量份A液与0.2~0.25重量份B液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