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改进测试向量集的部分扫描的扫描单元的设计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91557.4 | 申请日: | 2011-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3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俞洋;杨智明;乔立岩;王帅;邓立宝;王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3181 | 分类号: | G01R31/3181;G01R31/3185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改进 测试 向量 部分 扫描 单元 设计 方法 | ||
1.基于改进测试向量集的部分扫描的扫描单元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采用对时序电路组合部分的等效输出引脚进行故障仿真的方法获取对故障检测重要的重要等效输出引脚;
然后,采用对时序电路组合部分的等效输入引脚进行故障仿真的方法获得改进测试向量集;
最后,根据改进测试向量集和对故障检测不重要的等效输出引脚,将触发器分成定输入触发器和重要触发器两类,并将重要触发器串联形成部分扫描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测试向量集的部分扫描的扫描单元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输入触发器是无关触发器、0无关触发器和1无关触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测试向量集的部分扫描的扫描单元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对时序电路组合部分的等效输出引脚进行故障仿真的方法确定对故障检测不重要的等效输出引脚,是指根据原始电路和故障注入后电路的故障仿真结果,获取对故障检测重要的重要等效输出引脚,具体过程为:
第一步:按照顺序在时序电路的组合部分电路中注入一个故障;
第二步:针对经过注入该故障后的故障电路,将现有测试集中的所有测试向量输入电路进行测试,逐一检测每个等效输出管脚的状态,并根据每个等效输出管脚的状态对该等效输出引脚的相应故障标志位作如下处理:
若可以检测到该故障,则将该等效输出管脚的相应的故障标志位置1;
若无法检测到该故障,则将该等效输出管脚的相应的故障标志位置0;
第三步:循环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所有故障注入完毕;
第四步:将每一个等效输出管脚的所有故障标志位做累加,获得该等效输出管脚的故障标志位累加和;
第五步:将故障标志位累加和从大到小排序,将最大的故障标志位累加和所对应的等效输出管脚选为重要等效输出管脚,同时,记录该等效输出管脚的所有故障标志位为1的故障,并将其它所有等效输出管脚的表示该故障的故障标志位均清零,然后,将该等效输出管脚对应的故障标志位累加和置0;
第六步:计算已获得的所有重要等效输出管脚的故障标志位所覆盖的故障数量,并根据所述故障数量计算获得对应的故障覆盖率,如果所述故障覆盖率达到要求的故障覆盖率的最小值,则完成所有重要等效输出管脚的获取;否则,返回执行步骤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测试向量集的部分扫描的扫描单元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对时序电路组合部分的等效输入引脚进行故障仿真的方法获得改进测试向量集的过程为:
采用原始测试向量集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获得改进测试向量集的过程为:
第一步:按顺序,将原始测试集中的某位置0,然后计算可测故障数;
第二步:将同一位置1,然后计算可测故障数;
第三步:分别计算获得上述测试集中的某位置0和置1时能检测到的故障覆盖率;
若均为100%,则该位对应的等效输入管脚为无关输入,将测试向量集中该位置的数据为无关位X;执行步骤五;
若仅置0时为100%,则该位对应的等效输入管脚为0无关输入,将测试向量集中该位置的状态为0;执行步骤五;
若仅置1时为100%,则该位对应的等效输入管脚为1无关输入,将测试向量集中该位置的状态为1;执行步骤五;
若均不为100%,执行下一步;
第四步:在置0和置1故障覆盖率中选择较大的一个,
若该故障覆盖率为置0时的故障覆盖率,且大于重要程度量化比例,将测试向量集中该位置的状态为0;执行步骤五;
若该故障覆盖率为置1时的故障覆盖率,且大于重要程度量化比例,将测试向量集中该位置的状态为1;执行步骤五;
第五步:循环进行以上四步,直到遍历原始测试集中的所有位置,即测试完所有等效输入引脚,获得改进测试向量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5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