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装饰条及其外表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1030.1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曾美霞;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C25D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1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装饰 及其 外表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装饰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装饰条及其外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逐步普及,人们对汽车认识的深入,提升汽车的档次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认可,为了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一般沿汽车的车门窗的四周边角部上安装有铝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汽车汽车装饰条,由于车门窗的后端部位具有拐角,因此现有的汽车装饰条都是采用两段分别安装,这样的缺点是:在两分段的交接处具有缝隙,不仅影响了汽车装饰条的美观性,而且雨水容易从缝隙处进入汽车装饰条的内侧,从而在缝隙处产生腐蚀生锈。
另外现有的汽车装饰条的外表光泽处理时只是简单对其外表进行抛光方法处理,这样汽车装饰条外表不仅没有光泽,弹性强度和拉伸强度较差,而且随着雨水的腐蚀会变的粗糙,容易出现龟裂,影响了装车后的整体装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一体式结构的汽车装饰条。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表光亮,耐磨和耐腐蚀性好的汽车装饰条外表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装饰条,安装在车门窗的四周边角部上,所述的汽车装饰条经挤出、弯折、切边后形成一体连接的本部和弯折部,所述的弯折部的截面宽度大于本部的截面宽度,且截面宽度由本部和弯折部的弯折处向弯曲部逐渐变大,本部和弯折部的四周具有向内翻折的扣边部,在扣边部的内侧上贴装有密封保护膜。
作为优选,所述的本部和弯折部的内边面上设置有卡条,在卡条上临时固定件,所述的临时固定件上开设有缩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临时固定件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左端设置有实心卡脚,在本体的右端设置有分叉脚,在分叉脚上还具有凸出的倒扣。
作为优选,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块的安装孔,在安装孔两侧具有凸出的定位台。
一种汽车装饰条外表处理方法,一种汽车装饰条外表处理方法,整个汽车装饰条外表先经抛光处理后,还经以下步骤:
A、除油脱蜡:采用除油脱蜡剂对汽车装饰条外表进行除油脱蜡处理,处理时工作温度控制在10~35℃,工作时间为2~5分钟;
B、第一道水洗:将除油脱蜡后的汽车装饰条进行第一道水洗,水洗时工作温度控制在10~30℃,工作时间为5~10分钟;
C、增量酸蚀:第一道水洗后的汽车装饰条放在增量酸蚀剂中控制pH值在3.0~3.8进行增量酸蚀,,工作温度控制在15~30℃,工作时间为7~18分钟;
D、第二道水洗:将上述经过增量酸蚀后的汽车装饰条进行第二道水洗,水洗工作温度控制在10~30℃,工作时间为10~20分钟;
E、表面氧化:将第二道水洗后的汽车装饰条放在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氧化,电解液的温度控制在10~35℃,电流密度控制在0.5~3.5A/dm2,电压15~400V,电流作用时先是在恒电电流进行氧化,然后将电压逐步升高200~400V,在200~400V进行氧化,直到电流密度降低至0.5~3.5A/dm2,每10微米的氧化膜处理时间为15~25分钟,在氧化的过程中加入空气进行搅拌;
F、表面封孔:将上述表面氧化后的汽车装饰条放在封孔处理液中进行封孔,封孔时的温度控制在85℃以上,pH值控制在5.2~5.5;当pH值小于5.2时应用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进行调整控制;
G、烘干:用速度为10~20m/s的空气流将上述表面封孔后的汽车装饰条吹干,然后放置在温度为60~80℃烤箱中进行烘干。
现有技术中普通的铝及其合金材料表面处理都采用单一的阳极氧化处理或化学处理,其中阳极氧化处理包括前处理(包括脱脂、水洗、碱蚀、水洗,除污出光和水洗)、阳极氧化和封孔处理等步骤,采用单一的阳极氧化处理虽然能够在铝及其合金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Al2O3氧化膜来提高铝及其合金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但是阳极氧化时间较长,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本发明采用化学处理和阳极氧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汽车装饰条重量较轻,且具有更好的弹性强度和拉伸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1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超导材料添加剂的铅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