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0183.4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雁;刘慧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创介入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4 | 分类号: | A61F2/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血管修复和重建的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当人体主动脉发生诸如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狭窄等病变时,传统手术方法采用开放式的人工血管缝合植入方法。但这种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大,大大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手术耗费时间长、费用高。从90年代起,微创介入技术在腔内隔绝术中得到不断发展,与传统血管修复和重建手术方法相比,微创介入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死亡率低等优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血管修复和重建手术操作更简单、控制性更好以及准确性更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支架输送系统,其包括:
导入扩张头1,其内部沿轴向设有通孔,通孔内置有导丝;
导管组件,其前端与所述导入扩张头1连接,其中心通孔内容置所述导丝;所述导管组件前端部设置支架负载区,其上设置支架;
导管远端连接组件,套设在所述导管组件外部,以密封和固定所述导管组件;
一级释放控制组件,套设在所述导管组件外部,且位于所述导管远端连接组件后部,以控制所述支架的释放;
二级释放控制组件,套设在所述导管组件后端部,以控制所述支架后释放。
其中,所述导管组件包括:
内导管2,其前端与所述导入扩张头1的通孔相连通;
内导管套管12,套设在所述内导管2外部,其前端与所述导入扩张头1相接触;
中层管3,套设在所述内导管套管12外部,其前端设置为支架负载区18,所述支架负载区18与所述导入扩张头1相接触;
外鞘管4,套设在所述中层管3外部,其前端与所述导入扩张头1相连接。
其中,所述内导管套管12前端设置有支架卡扣11,所述支架卡扣11上挂置所述支架。
其中,还包括:滑动杆9,套设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后端,所述滑动杆9沿所述导管组件可滑动。
其中,所述导管远端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7,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外部,且位于所述滑动杆9中部;
密封件5,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前端及所述滑动杆9上,以防止术中血液沿导管组件流出;
第一手柄6,套设在所述滑动杆9外部;
前端封堵器18,设置在所述滑动杆9前端,用于固定导管组件在滑动杆9中心位置,便于术中通过移动第一手柄6准确控制导管组件方位。
其中,所述一级释放控制组件包括:
第二连接件10,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外部,且位于所述滑动杆9上;
第二手柄8,套设在所述滑动杆9外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手柄6后端;
控制按钮15,设置在所述第二手柄8上,其内端部穿过所述滑动杆9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相接触。
其中,所述二级释放控制组件包括:
释放保险固定器14,套设在所述导管组件外部,其上安装释放保险器16;
释放控制杆13,设置在所述释放保险固定器14后端;
滑动杆连接器20,设置在所述滑动杆9与所述释放保险固定器14之间。
其中,所述支架卡扣11包括至少两个爪扣,其中至少两个爪扣的长度不相等。
其中,所述滑动杆连接器20与所述释放保险固定器14之间设置有单向止血阀17。
其中,所述导入扩张头1和外鞘管4上设置有显影标记。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能够通过一级释放控制组件和二级释放控制组件分级释放支架,操作简单,控制性好,支架定位精确、原位释放,且不会对被修复和重建的血管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入扩张头;2:内导管;3:中层管;4:外鞘管;5:密封件;6:第一手柄;7:第一连接件;8:第二手柄;9:滑动杆;10:第二连接件;11:支架卡扣;12:内导管套管;13:释放控制杆;14:释放保险固定器;15:控制按钮;16:释放保险器;17:单向止血阀;18:前端封堵器;19:支架负载区;20:滑动杆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创介入医疗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创介入医疗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0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合金粉末
- 下一篇:一种应用森林生长模型进行防护林造林设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