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水牛胃肠道甲烷产生的饲料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9541.X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炳壮;邹彩霞;梁贤威;覃广胜;韦升菊;梁辛;李舒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06;A23K1/175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水牛 胃肠道 甲烷 产生 饲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刍动物饲料配方,具体是一种降低水牛胃肠道甲烷产生的饲料配方。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升温,2009年12月丹麦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气候变化现象的严重性,形成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治共识,也引起科学家们对温室气体之一甲烷排放量的关注,而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所产生的甲烷约占人为甲烷总产量的23%,占全球甲烷总排放量的15%。目前,降低反刍动物胃肠道甲烷排放的营养途径多是通过甲烷抑制剂,这些抑制剂对瘤胃内环境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抑制甲烷菌的同时也抑制了纤维降解菌等对反刍动物消化代谢有益的微生物的生长,因此通过纯天然饲料的途径来降低反刍动物胃肠道甲烷排放量的实际意义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发酵木薯渣和啤酒渣配制一种降低水牛胃肠道甲烷产生量的饲料配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降低水牛胃肠道甲烷产生的饲料配方,以风干物质为基础,降低奶水牛胃肠道甲烷产生的饲料的质量百分数配方如下:玉米25.0%~27.0%,豆粕7.5%~11.25%,啤酒渣3.75%~7.5%,青贮玉米25.0%~27.0%,象草22.5%~26.25%,发酵木薯渣2.0%~7.5%,碳酸氢钠1.0%~3.0%。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应用了广西亚热带作物副产物发酵木薯渣2.0%~7.5%和啤酒渣3.75%~7.5%作为粗料原料来降低水牛胃肠道甲烷的排放量,并且规定了发酵木薯渣和啤酒渣的使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应用本发明配方于体外模拟水牛瘤胃消化代谢
体外模拟水牛瘤胃消化代谢应用瓶子系统,方法采用Mauricio等(1999)的压力读取式体外产气系统(Reading pressure system,RPT)进行体外瘤胃发酵培养,厌氧人工瘤胃缓冲液的配制按Menke和Steingass等(1988)方法配制。底物配方见下表1。
瘤胃液来源于选择三头体重约为400±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试验牛采用拴系式饲养,每日于8:00和17:00两次饲喂,自由饮水,常规光照、驱虫及管理。
在底物发酵6小时、12小时、24小时抽取10μl气体用手动式进样法用Agilent 7890A型气相色谱仪,色谱柱为HP-INNOWAX(19091N-133)毛细管柱,规格为30m×0.25mm×0.25um。测定气体中甲烷的含量。
表1.对照组与实验组日粮配方(风干物质基础)(%)
甲烷产生量见表2。由表2可知,通过两组日粮配方对比实验证实本发明的日粮配方显著降低甲烷产生量。
表2.对照组与实验组日粮配方对甲烷产量的影响
注:a,b:P<0.05.
实施例2
应用本发明配方于体外模拟水牛瘤胃消化代谢
体外模拟水牛瘤胃消化代谢应用瓶子系统,方法采用Mauricio等(1999)的压力读取式体外产气系统(Reading pressure system,RPT)进行体外瘤胃发酵培养,厌氧人工瘤胃缓冲液的配制按Menke和Steingass等(1988)方法配制。底物配方见下表3。
表3.对照组与实验组日粮配方(风干物质基础)(%)
瘤胃液来源于选择三头体重约为400±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试验牛采用拴系式饲养,每日于8:00和17:00两次饲喂,自由饮水,常规光照、驱虫及管理。
在底物发酵6小时、12小时、24小时抽取10μl气体用手动式进样法用Agilent 7890A型气相色谱仪,色谱柱为HP-INNOWAX(19091N-133)毛细管柱,规格为30m×0.25mm×0.25um。测定气体中甲烷的含量。
甲烷产生量见表4。由表4可知,通过两组日粮配方对比实验证实本发明的日粮配方显著降低甲烷产生量。
表4.对照组与实验组日粮配方对甲烷产量的影响
注:a,b:P<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95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熔块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安神助眠的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