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89281.6 | 申请日: | 201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重贵;伊藤猛;真野钟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尤其涉及向电动机的定子的槽中插入绕组绝缘构件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将定子绕组卷绕在定子上的绕线方式已知将定子绕组直接缠绕在定子的定子芯的齿(teeth)上的集中卷绕方式。例如,在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112488号公报)中公开了利用集中卷绕方式将定子绕组卷绕在定子上的电动机。
在这样的使用集中卷绕方式的电动机中,为了防止定子绕组从槽开口部突出和在槽内相邻的定子绕组间出现绝缘不良,将绕组绝缘构件插入槽内。例如,将截面呈V字状的绕组绝缘构件插入槽内(参照图10)。该绕组绝缘构件以V字状的开口部与槽开口部相向的方式(由绕组绝缘构件覆盖槽开口部)插入槽内。由此,能够防止定子绕组从槽开口部突出。另外,该绕组绝缘构件以在相邻的定子绕组间配置有绕组绝缘构件的方式插入槽内。由此,能够防止在槽内定子绕组间出现绝缘不良。该V字状的绕组绝缘构件被称为“相间绝缘构件”。或者,截面形成为直线状的绕组绝缘构件插入槽内(参照图27)。直线状的绕组绝缘构件以绕组绝缘构件覆盖槽开口部的方式插入槽内。该直线状的绕组绝缘构件被称为“楔绝缘构件”。此外,绕组绝缘构件的周向两端部被夹持在配置于槽内的定子绕组和齿之间。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112488号公报。
通常,作为绕组绝缘构件(V字状的绕组绝缘构件或直线状的绕组绝缘构件)使用薄的片状(薄膜状)的绝缘构件。因此,很难使绕组绝缘构件的周向两端部夹持在配置于槽内的定子绕组和齿之间来将绕组绝缘构件插入槽内。尤其是在槽内配置多个的定子绕组时,很难一边防止绕组绝缘构件弯折一边将绕组绝缘构件的周向两端部定位在定子绕组与齿之间来插入绕组绝缘构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是鉴于这一点而提出的,其目的为提供能够容易地将绕组绝缘构件插入槽内的技术。
本发明的电动机能够用作设置在冰箱或空气调节器等上的压缩机的驱动用电动机、车辆的驱动用电动机、车载设备的驱动用电动机等。
本发明的电动机具有定子和转子。定子具有定子芯、槽绝缘构件、定子绕组、绕组绝缘构件和端部绝缘构件。此外,本发明的电动机能够构成为转子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定子的内侧的电动机(内转式电动机)或者转子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定子的外周侧的电动机(外转式电动机)。
定子芯具有磁轭和多个齿。定子芯是将板状构件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典型的例子为将薄板状的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轴向”表示在转子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定子旋转的状态下,转子的旋转轴的方向,即,旋转中心线的方向。磁轭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上观察时,沿周向延伸。“周向”表示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上观察时,以旋转中心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作为典型的例子,磁轭形成为环状(包括大致环状)。各齿具有齿根部和齿前端部,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上观察时,所述齿根部从磁轭沿径向延伸,所述齿前端部设置在齿根部的前端侧,沿周向延伸,并且所述齿前端部在与磁轭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齿前端面。“径向”表示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上观察时,与旋转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在电动机是内转式电动机的情况下,齿从磁轭向径向内侧延伸,在电动机是外转式电动机的情况下,齿从磁轭向径向外侧延伸。转子与齿前端面之间具有空隙,且被支撑为能够旋转。按照电动机的类型适当选择齿延伸的方向。例如,在转子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定子的内侧的内转式电动机中,齿向径向内侧延伸,在转子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定子的外侧的外转式电动机中,齿向径向外侧延伸。
由多个齿中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齿和磁轭形成槽。槽的两个齿的齿前端部之间形成开口。在各槽内隔着槽绝缘构件地配置有定子绕组。作为典型的例子,槽绝缘构件使用具有弹性的片状(薄膜状)的绝缘构件。作为定子绕组的绕线方式使用集中卷绕方式。
绕组绝缘构件以该绕组绝缘构件的周向两端部夹持在配置于槽内的定子绕组和齿之间的状态插入槽内,并且至少堵塞槽的开口。绕组绝缘构件可以配置在槽绝缘构件与定子绕组之间,也可以配置在槽绝缘构件与齿前端部之间。作为典型的例子,绕组绝缘构件使用具有弹性的片状(薄膜状)的绝缘构件。另外,可使用能够堵塞槽的开口的各种形状的绕组绝缘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9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