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纤维及植物粉体发泡材料的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89232.2 | 申请日: | 201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谢森芳;戴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中健包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3/02;C08L93/04;C08L25/06;C08L61/14;C08K3/26;C08J9/06;B29C39/02;B29C44/22;B29C44/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52845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纤维 植物 发泡 材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材料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包含可自然分解的天然植物纤维及植物粉体的发泡材。
背景技术
发泡材料近年来已被大量应用于各种领域,包装材料、填充物、容器或壳体。发泡材料通常包含基质以及发泡剂,发泡剂可在基质加热成形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得成形后的基质中充满气体的封闭式空洞或开放性空洞,其中封闭式空洞并不到达表面,所以可使表面保持原有的平滑状,比如保丽龙板,而开放性空洞会到达表面,使得表面产生具坑洞的不平滑表面,比如泡棉。
基质一般可包括如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或橡胶的人工合成材料,且很容易结合现有的射出成型、挤压成型、滚压成型或喷沫成型的加工制程,并配合适当的高温高压蒸气、高周波、超音波或红外线的加热方式而实现。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基质的原材料本身不易分解,因此当作包装材料的发泡材料在使用后被丢弃而产生大量废弃物,衍生出环保问题,尤其是部分发泡材料在焚化炉处理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因此,需要一种植物纤维发泡材的制作方法,直接利用可自然分解的植物纤维以及淀粉当作发泡材的基质原料,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植物纤维及植物粉体发泡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将植物纤维、植物粉体、发泡剂、增黏剂、填充剂以及阻燃剂加入混合搅拌槽中进行混合以形成均匀混和物;将均匀混和物浇灌或注入容器或模具中;进行加压及加热处理,使发泡剂产生发泡作用,进而在容器或模具中转变成具有多孔状发泡结构的植物纤维发泡材。上述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为约0%~95%,植物粉体的重量比为约0%~95%,而发泡剂、增黏剂、填充剂以及阻燃剂的重量比共约5~15%。
上述的植物纤维可来自稻杆、稻壳、麦杆、玉米叶、甘蔗叶、椰子壳或牧草,或其组合物,尤其是植物纤维粒子(Fiber Particulate Composite,FPC)。植物粉体可包括玉米淀粉、番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或小麦淀粉。增黏剂可包括天然的松香类树脂、松香酸甘油酯或氢化松香酸香戊四醇酯,或合成的聚苯乙烯树脂或松香改性酚醛树脂。阻燃剂可包括碳酸钙,用以改善防火效应。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可藉一般处理设备而实现,比如搅拌机、加热加压机、承型模具,进而制作可自然分解的植物纤维及植物粉体发泡材料,尤其可增加发泡材料的发泡倍率,减轻重量,加强缓冲效果并改变产品外观,提升经济效能,同时达到增进环境保护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植物纤维及植物粉体发泡材料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考图1,本发明植物纤维及植物粉体发泡材料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由步骤S10开始,而在步骤S10中进行混合处理,将植物纤维、植物粉体、发泡剂、增黏剂、填充剂以及阻燃剂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且混合搅拌时间至少维持约3小时,并形成黏稠状的均匀混和物。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为约0%~95%,植物粉体的重量比为约0%~95%,而发泡剂、增黏剂、填充剂以及阻燃剂的重量比共约5~15%。
植物纤维可为植物纤维粒子(FPC),或可选取自天然植物的茎部、叶片、果壳、果皮及根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植物纤维可来自稻杆、稻壳、麦杆、玉米叶、甘蔗叶、亚麻叶、竹叶、甜菜、牧草、椰子壳、菠萝皮以及牛蒡的至少其中之一。
植物粉体可包括玉米淀粉、番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或小麦淀粉。
发泡剂可为乙烯醋酸乙烯(EVA)发泡系统发泡剂、聚乙烯珍珠棉(EPE)发泡系统发泡剂或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发泡系统发泡剂,且发泡剂具有发泡温度,比如200℃,因此可在温度高于发泡温度时,比如220℃,产生大量具化学惰性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用以造成多孔状的开放性或封闭性孔洞。
增黏剂可包括天然植物所含有的松香类树脂、松香酸甘油酯或氢化松香酸香戊四醇酯,或人工合成的聚苯乙烯树脂或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填充剂可包括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中健包装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中健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9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