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源抗人催乳素受体抗体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9184.7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魏钦俊;曹新;姚俊;鲁雅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30 | 分类号: | C07K16/30;C12N15/13;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源抗人 催乳素 受体 抗体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源抗催乳素受体抗体(hPRLR-Fab)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抗体药物已占整个临床使用的生物药品的30%,其中单克隆抗体因具有靶向特异性的优点,作为治疗性抗体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已逐步发展为一大类独立医药产品[1]。目前研制的单克隆抗体多为鼠源性,而鼠源性单抗作为异源性蛋白在人体内可诱发抗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的产生,使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只有将其人源化,才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近年来,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化抗体的出现,为治疗性抗体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希望,特别是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生物技术的发展,制备全人源化抗体在肿瘤治疗中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目前转基因小鼠和抗体库技术是制备全人源抗体两个重要的技术手段[2,3]。其中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通过链更替将鼠单抗Fab片段转换成完全人源化抗体,这种形式的抗体由于有100%的人抗体序列,因此从根本上克服了HAMA反应的出现。同时与传统的杂交瘤技术相比,噬菌体抗体库技术集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和亲和力成熟于一体,可实现绕过动物免疫制备单克隆抗体,具有简便易行、筛选容量大、过程短、利于基因工程改造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目前抗体人源化改造和功能性抗体筛选的最理想的方式。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乳腺癌的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进展期和转移的乳腺癌却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应用免疫学的方法来治疗乳腺癌,但直到1998年,美国FDA批准针对乳腺癌基因过表达产物HER2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erceptin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人们才真正看到了生物免疫治疗乳腺癌的曙光。由于乳腺癌的病因学尚不十分清楚,遗传、激素、免疫与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均可能与乳腺癌变的演进过程有关,但值得重视的是,乳腺是主要性激素与众多细胞因子反应的组织器官,在乳腺细胞中,激素、受体、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基因产物组成一个复杂的免疫内分泌调节网络,表明了乳腺癌也是一个激素依赖性肿瘤,激素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而行使功能,如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等[4],其中引人关注的是人催乳素(human prolactin,hPRL),hPRL不仅可以通过内分泌机制影响乳腺细胞生长、发育分化,还可作为乳腺所产生、释放的细胞因子,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调节乳腺细胞的反应,hPRL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是通过位于细胞膜上的人催乳素受体(human prolactin receptor,hPRLR)来完成。在乳腺组织中,hPRLR基因的表达水平对细胞增殖起着重要的作用,hPRLR表达水平的上调,将引起错误的级联反应,造成乳腺细胞的异常增生,进而诱发乳腺癌发生。因此,有效拮抗hPRLR与hPRL的结合或利用高表达的hPRLR信号转导途径为乳腺癌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特别是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出现使人源化抗体的制备产生了突破性进展,对于乳腺癌的生物免疫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发明通过获得人源抗hPRLR抗体,并由此构建乳腺癌患者的人源IgGFab噬菌体抗体库,既可满足高通量筛选乳腺癌患者高表达的靶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需要,从而为乳腺癌的分子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抗体药物候选靶标分子,还为治疗以hPRLR为靶向分子的抗乳腺癌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Hudson PJ,Souriau C.Engineering antibodies.Nature Medicine,2003,9:129-134.
[2]Winter G,Griffiths AD,Hawkins RE,Hoogenboom HR.Making antibodies by phage display technology.Annu Rev Immunol..1994;12:433-4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9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门板注塑模具喇叭网部位的辅助顶出装置
- 下一篇:萘夫西林酸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