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型冲头磨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88661.8 | 申请日: | 201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万海明;熊耀庭;占立新;艾卫东;蒋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7/00 | 分类号: | B24B7/00;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冲头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磨床的二类工装夹具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异型冲头磨夹具。
背景技术
模具标准在近年发展很快,但在我国大部地区的中小型企业还是盲区,由于受价格,交货期和数量原因,都制约了模具标准件的普及,尤其是异形冲头。
从经济方便、快捷、适用性讲,自己制造冲头还是首选,但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尤其是互换性,比如:模具标准A型异形冲头的制造,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机械制造方式或者作坊式的手工精加工技术,即由普通机械粗加工后再热处理,然后再由模具钳工手工修磨精加工完成,因为钳工加工此工件仅有游标卡尺,直角尺,半径规和风/电磨工具,很难保证冲头的固定部位与刃口同心同轴的精度,无法保证它的互换性,在仅有这些工具的前提下,加工过程中,二类工装问题就凸显出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二类工装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再者,异形冲头的技术公差要求也比较高,一般为±0.02mm,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现有的加工工具,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技术要求,若真的靠钳工手工做出符合技术公差要求的产品,那么这些产品的成本是很高的,用在生产上根本不现实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异型冲头磨夹具,本发明的夹具,可以很方便的应用于平面磨床对冲头的深度精加工的夹持,尤其适用于阶梯式冲头加工过程中的夹持,这样可以提高质量与功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异型冲头磨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压块和长螺杆,所述夹具本体带有挖空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贯穿夹具本体上下表面的五棱型腔结构,所述五棱型腔的横截面由“凵”形与倒置的“V”形尖头匹配组合而成,所述夹持部的靠“V”形端部分开挖一个圆弧形沉孔台阶,所述压块的横截面由“凵”形与倒置的“V”形尖头匹配组合而成,并与所述夹具本体内腔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夹具本体与“V”形尖头相对的一头设有用于供长螺杆穿过的螺纹孔,所述长螺杆一端伸入压块内部并在压块内部转动,所述长螺杆的自由端位于夹具本体外部。
所述长螺杆深入到压块部分是光螺杆,光螺杆表面开有垂直于其轴线的弧形槽。
所述压块上表面开一个螺钉孔穿到圆柱体,螺钉安装到所述压块的螺钉孔,所述螺钉长度比螺钉孔长3-4mm,所述螺钉从螺钉孔穿入后,螺钉下端插入所述弧形槽。
所述夹具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五棱型腔夹持部的横截面以及圆弧形沉孔台阶为轴对称图形,所述夹具本体,压块和长螺杆组成的夹具关于所述夹持部的对称轴对称。
所述压块的“V”形尖头处向内倒一“V”形角,压块的尖头处呈“W”形,
所述夹具本体的周边两个长侧面与所述夹具内腔的V型面的轴向平行对称精度达到±0.001mm。
所述异型冲头磨夹具的最大装夹直径为3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发明的夹具,可以很方便的应用于A型异形冲头加工过程中的对于母材的夹持,尤其适用于阶梯式冲头加工过程中的夹持。
2. 本发明的夹具,可以保证技术质量,技术公差高于±0.02mm,同时提高模具钳工精修制造冲头的工作效率。
3.本发明的夹具结构原理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推广实施的现实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异型冲头磨夹具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异型冲头磨夹具的使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
一种异型冲头磨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压块2和长螺杆3,所述夹具本体1带有挖空的夹持部4,所述夹持部4为贯穿夹具本体1上下表面的五棱型腔结构,所述五棱型腔的横截面由“凵”形与倒置的“V”形尖头匹配组合而成,所述夹持部5的靠“V”形端部分开挖一个圆弧形沉孔台阶5,所述压块2的横截面由“凵”形与倒置的“V”形尖头匹配组合而成,并与所述夹具本体1内腔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夹具本体1与“V”形尖头相对的一头设有用于供长螺杆3穿过的螺纹孔,所述长螺杆3一端伸入压块2内部并在压块2内部转动,所述长螺杆3的自由端位于夹具本体1外部。
所述长螺杆3伸入到压块2部分是光螺杆,所述光螺杆表面开有垂直于其轴线的弧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8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