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8276.3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建芳 |
主分类号: | F28F3/08 | 分类号: | F28F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模组,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及底板紧配式散热模组,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散热器的工作原理为:散热鳍片通过导热管、底座和需要散热的发热源结合,再配合主动冷却组件及散热装置的辅助传导,对各种发热源进行散热,这样多片散热鳍片就形成了大面积的散热组合。
现有的散热模组,大致分为以下两种:其一,采用焊接技术,散热鳍片或鳍片组与底座通过导热介质粘结在一起,同时散热鳍片或鳍片组需要进行化镍处理,其成本过高,工序多,另外导热介质多为化学物质,化镍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其二,采用铆合串接技术,鳍片或鳍片组与表面开有许多L型、V型、U型凸台,以及用于放置鳍片的沟槽的底座铆合在一起。当底座凸起部分受到挤压后产生变形,倒向预设的鳍片方向,而鳍片单面受到力的挤压,将产生侧向弯曲变形;且底座与鳍片结合的表面,因有各种凸起部分,表面不平整。弯曲变形的鳍片加上不平整的表面,影响产品美观的同时更影响空气在其间的流动,从而影响产品的散热性能;加上此种铆合技术,使鳍片与底座接触面小,影响热量的传递,且凸起部分加工复杂,浪费工序、浪费材料,而在铆合时,各种形状的凸起,是靠模具的冲头做成V型,挤压凸起的材料,使其倒向装有鳍片的沟槽侧,从而起到夹紧鳍片的效果,而散热器的设计,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鳍片数量,用以增加散热器的迎风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性能,故鳍片与相邻鳍片之间的间隙是相当有限的,致使模具的V型冲头的强度不足以使底座凸起的材料产生流动,常出现鳍片与底座边缘部分结合牢固,而中间却结合松脱,严重影响结合力度及导热、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序少、节约了人力和生产成本、可进行量化生产的鳍片与底座紧配式的散热模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散热模组,包括散热鳍片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U形沟槽,而所述的散热鳍片底端折弯后压平形成双料厚折边,双料厚折边通过材料挤压固定在上述的U形沟槽中,通过采用双料厚折边结构,使得散热鳍片根部强度大幅加强,并大大增加了散热鳍片与底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导热及散热性能,且双料厚折边的高度是不受限制的,从而减少了散热鳍片及底座的U形沟槽深度的尺寸管控,减少半成品制造的不良。
此外,上述的双料厚折边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缺口处的双料厚折边的高度低于U形沟槽的深度,当然也可以使整个双料厚折边的高度低于U形沟槽的深度。
当散热鳍片放入U形沟槽后,利用冲压模具的铆合点挤压U形沟槽两侧的材料,使其向U形沟槽内流动,从而夹住散热鳍片,部分材料变形后流入双料厚折边上形成的缺口中,使散热鳍片固定在底座上,不易脱落,散热鳍片与底座的铆合方式采用铆点硬挤压底座材料的铆合技术,只要使底座表面材料微量流动,就能实现散热鳍片与底座的紧密结合,另外底座与散热鳍片配合面的背面,即使用功能面,平面度很高,使用时整个散热模组与芯片的结合面增加,使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再一次得到提高。
进一步,上述的散热鳍片为多个单片散热鳍片独立形成的散热鳍片组或者相邻的单片散热鳍片连接形成的散热鳍片组,其中,如果为相邻的单片散热鳍片连接形成的散热鳍片组,则上述的单片散热鳍片上端分别设置有弯折边和扣爪,扣爪扣接在设置在弯折边上的凹槽内。
上述的散热鳍片上可以不带导热管,也可以设置有至少一根导热管,散热鳍片上还设置有贯穿孔,以便导热管穿过,而在上述的底座的下部设置有导热管槽,所述的导热管穿过散热鳍片后弯折固定在导热管槽内,还可以将导热管槽内的导热管的下表面设计成一平面,其与底座的下表面齐平,使用时一起与芯片贴合,增加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散热鳍片底端折弯后压平形成的双料厚折边结构,在大幅提高散热鳍片根部强度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散热鳍片与底座的结合面积,使散热器的导热性能、散热性能得以改善;且散热器采用铆点硬挤入底座材料的铆合方式,散热鳍片两侧面同时受到底座表面流过来的材料的挤压,不仅使得散热鳍片与底座牢靠结合,且不产生歪斜现象,成品平整、美观,消除底座因凸起结构铆合带来的阻塞散热空气流动的影响,使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得以提高;另外,根据实际散热需要,散热鳍片与导热管紧密串接后,再与底座铆合,使得导热结构与散热部件紧迫结合,整体的散热性能成倍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建芳,未经钱建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8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