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无线电收发机射频前端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87783.5 | 申请日: | 201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池保勇;张欣旺;曹萌;孙志刚;符令;殷韵;夏兆康;冯红星;张星;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H04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件 无线电 收发 射频 前端 电路 | ||
1.一种软件无线电收发机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它的连接关系如下:带隙基准源电路(310)分别与可重构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和可重构发射机射频前端电路连接,4线串行同步接口电路(320)分别与可重构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可重构发射机射频前端电路和带隙基准源电路(3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无线电收发机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构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由可配置低噪声放大器(110)、可配置下变频器(120)、第一可配置低通滤波器(130)、第一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40)和输出驱动电路(150)串联构成;可重构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包含具有相同结构的I、Q两通道;
可配置低噪声放大器(110)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放大,接着送入可配置下变频器(120)将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然后将I/Q信号依次送入第一可配置低通滤波器(130)和第一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40)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最后输出驱动电路(150)将I/Q信号送入外接的基带信号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无线电收发机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构发射机射频前端电路由发射机主支路和发射机次支路组成;
可配置功率预放大器(250)连接第一上变频器(240)和第二上变频器(270)的公共节点,第二可配置低通滤波器(210)连接第三可配置低通滤波器(260);
所述发射机主支路由第二可配置低通滤波器(210)、第二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20)、增益缓冲器(230)、第一上变频器(240)和可配置功率预放大器(250)串联构成;基带信号通过第二可配置低通滤波器(210)进行滤波处理后送入第二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20)进行放大处理,增益缓冲器(230)在驱动第一上变频器(240)的输入负载的同时,将处理后的信号送入第一上变频器(240)进行上变频,最后可配置功率预放大器(250)将射频信号放大后送入天线发射;
所述发射机次支路由第三可配置低通滤波器(260)、第二上变频器(270)和可配置功率预放大器(250)串联构成;基带信号通过第三可配置低通滤波器(260)进行滤波处理后送入第二上变频器(270)进行上变频,接着送入可配置功率预放大器(250)将射频信号放大后送入天线发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无线电收发机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4线串行同步接口电路(320)通过接口:SDI、SDO、SCLK和SCS与外部的基带控制器相连接,控制芯片内部各个模块电路的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无线电收发机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隙基准源电路(310)同时产生参考电压和参考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77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时频转换和滑动相关的超宽带通信方法
- 下一篇:电荷泵电路的控制电路





